扫一扫
关注中青报微信(zqbcyol)
“不到3小时,将近两桶剩饭。”这是大学生记者郭锴莹当了一天保洁员的工作成果。
11月18日,本报报道了烟台大学保洁员吃剩饭、倡节俭的新闻。随后,本报围绕“节俭能改变什么”进行了深入讨论。11月29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春报》组织9名大学生记者来到学校食堂,体验保洁工作。
9名大学生记者分别被安排在学校第一至第三食堂的6个残食台工作。食堂工作人员介绍,每个残食台平均每天会收集满3桶泔水,每桶泔水约150斤。短短3个半小时,大学生记者亲身体会到食堂保洁员每天倒掉饭菜的痛心和无奈。
“当我做保洁时,面对盛满饭的碗会特别犹豫,不忍心把剩饭倒进泔水桶。”张艺歌是《青春报》的记者,一天工作下来,这个不到20岁的姑娘深有感触:“种粮食的农民、养鸡养鱼的养殖户、站在灶火旁工作的厨师,他们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才能做成这样一盘饭菜。”想到经过自己的手要把它们倒掉,张艺歌觉得“自己也像是一个罪人” 。
和正式保洁员一样,大学生记者在残食台要将剩饭剩菜倒入“流理台”的两个洞口,再把空的餐盘分类放到餐车里,还需提醒同学将筷子和勺子分类放到“流理台”前的两个塑料桶。“很枯燥,也很坏胃口。”大学生记者朱星宇和马晓丹在工作开始10分钟后,都把眼镜摘下,“朦胧就算产生不了美,也能让人好过很多。”
“这个牛肉汤太难喝了,你告诉他们以后做好喝一点儿”,一个男同学一边倒掉几乎没喝的汤,一边这样说。大学生记者做了简单的统计,剩饭比较多的同学大都是因为下列原因:“难吃”、“饭量过多”、“心情不佳,胃口不好”。
“绝大多数同学都会剩饭菜,甚至有些人没吃到四分之一就倒掉了。”张艺歌看到这些剩饭剩菜心里很难受,但令她感到欣慰的是,一天下来她收到16个“一粒米都不剩”的碗,“看到这16个空空的碗,就觉得再累都是值得的,有一种满满的快乐。”
“我们现在一天能收4桶多泔水,以前得六七桶。”食堂一位保洁员告诉大学生记者谭思超,负责收泔水的人最近工作量少了近一半,“尤其是‘光盘行动’后,同学们的节约意识增强了”。
一天体验下来,大学生记者开始对每一口粮食“斤斤计较”。郭锴莹对一个“一口未动”的馒头耿耿于怀。“是全都吃不了吗?”面对食堂保洁员潘师傅的询问,剩了馒头的女生有点不好意思,解释说自己“真的吃不下了”。面对学生的回答,潘师傅无奈地说:“拿到后面留给我们工作人员吃。”
“整个没动过的馒头还可以留下,可大部分都是吃了一半的,只能扔掉”,郭锴莹一边默默叹气,一边眼看着潘师傅倒掉一碗几乎没吃过的面,心里很不是滋味。
大学生记者注意到,许多食堂保洁员都有“循环利用”的妙招。跟郑莹莹在一个工作台的保洁员阿姨,会悄悄把剩菜中的鱼挑出来,放在桌台下的袋子里,留给学校里的流浪猫吃。
工作之余,郑莹莹与身边的保洁阿姨聊了许多。阿姨反复说:“你看那些基本不剩饭菜的一定是农村孩子,剩饭剩菜的大部分都是城市里的。”
虽然不知道阿姨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但在郑莹莹看来,有些同学的确懂得食物是用劳动换来的,来之不易,而有些同学觉得食物可以很轻松用金钱换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这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第一食堂餐桌上的宣传语。这一天跟这些餐桌接触最多的大学生记者石晨钊说,注意到这句话的同学并不多,真正身体力行的人更是寥寥。
石晨钊负责清理食堂餐桌。从中午11点半到1点半、下午5点半到7点,这个名字像男生的女孩子一直不停地绕着食堂的桌子“转圈”,一天工作结束后,她感觉比体测时跑完“12分钟跑”和800米还要累,“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亲身体验之后,石晨钊体会到,同学们把饭菜撒到餐桌上,不仅浪费粮食,还给工作人员添了许多负担。
她说:“保洁员是最普通的人,但正是他们普通的工作,才让我们有这样一个好的环境。希望同学们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多一些礼貌,多一些尊重。”
欢迎读者参与以“节俭能改变什么”为主题的互动讨论,请关注中国青年报的法人微博账号或者微信公共账号(zqbcyol),投稿邮箱news@cyol.com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