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黑叶猴珍稀动物繁殖中心首批人工繁育的黑叶猴11月底已经运抵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正处于过渡性笼舍圈养阶段,预计经过半年时间适应后它们将被完全放归自然。
梧州黑叶猴珍稀动物繁殖中心主任唐朝晖介绍,此次放归的黑叶猴共有6只,公猴母猴按1:2的配对方式组成两个家庭。“我们提前对它们进行了野化饲养训练,并对它们的谱系进行了研究,尽量避免放归自然后出现近亲繁殖,这有利于野外种群的繁育壮大。”
黑叶猴主要分布在中国广西、贵州少数石山地区,通体乌黑,尾巴长过身体,头顶有直立冠毛,是一种在石灰岩山地栖息的群居叶猴。黑叶猴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
位于梧州市云龙公园的黑叶猴珍稀动物繁殖中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黑叶猴繁殖基地,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至今这里累计人工繁育黑叶猴超过300只,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黑叶猴人工饲养繁殖种群,截至目前中心还存有约90只人工繁育的黑叶猴。
2010年7月,由林业部门牵头组织的“圈养黑叶猴放归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项目”正式启动。整个野外放归工作从启动至成功将需要大约10年时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专家将参与跟踪研究。
唐朝晖说,人工繁育只是保护手段,最终还是要让黑叶猴在野外自然繁衍生息。由于没有灵长类动物放归的相关经验,加上这批黑叶猴多年来已经习惯圈养,届时完全放归后可能将面临野外生存重大考验。(记者 张周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