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驻穗总领事洪立焜、洪睿夫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记者莫伟浓摄
瑞士驻穗总领事洪立焜夫妇叹早茶学粤语融入广州生活
文/本报记者谭秋明
叹早茶,赏街景,“淘”旧货,做善事……他们来自国外,与我们肤色不同,语言各异,却和我们一样,享受这里的生活,深爱广州这座宜居的文化古城,在日升月落中见证着她的美丽蜕变。
截至今年10月,在广东开设领事馆的国家增至46个。外国在粤设领事馆往往起着辐射整个华南的重要作用。这与广东经济、文化一直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而且,民风淳厚,民间交往活力充沛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报从今日起推出“领事访谈录”系列报道,为你展现外国领事官员眼中广州的变化发展。
对话洪立焜
女儿曾在红专厂开画展
记者:你怎么看“新广州”?
洪立焜:小蛮腰、大剧院、海心沙都是杰出的现代城市设计。我当然喜欢。不过,我觉得,如果小蛮腰门票再便宜点就更好了,可以让更多人有机会登上广州的最高处,欣赏云端上的广州之美。
记者:你们还常常去红专厂,是吗?
洪立焜:是的,我们的女儿丽奥妮,是一个画家,她在那里开办过画展。我们常常去那里欣赏广州艺术家的新作品。我太太喜欢收藏,特别是画作和旧家具。
记者:在瑞士,学中文的孩子多吗?
洪立焜:我们(瑞士)的孩子,要学太多语言,到大学才有机会接触中文,实在是太迟了。在瑞士,大多数人以罗曼尼语为母语,孩子一般在10~11岁期间,学习一门第二外语,通常按照其生活区域选择法语或者德语。进入中学阶段,瑞士孩子会系统地学习英语。而接触中文,只有到大学里选修相应的课程。如果在中小学可以选读中文,我想,家长和孩子们都会很兴奋的。
踩单车穿街过巷
寻找广州城之美
在二沙岛叹早茶,骑单车游沙面,再到清平市场观赏金鱼采购干货,这是瑞士驻穗总领事洪立焜夫妇每个周末的固定节目。太太洪睿会包饺子,正在学写毛笔字,每周三去慧灵幼儿园教残疾孩子学英语。夫妇二人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学好粤语,融入广州人的市井生活。他们的女儿丽奥妮·洪,一名年轻画家,曾经在红专厂开办个人画展。洪立焜夫妇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一家早已视广州为第二故乡。”
刚刚过去的周末,风和日丽,瘦高个子的洪立焜和太太洪睿骑着单车绕进了沙面大街。洪睿先停下来,掏出相机拍摄葱郁绿树掩映下的老建筑。“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来这里。”洪立焜回过头对记者说,只有穿街过巷,才能发现真正的广州之美。
当天早晨,洪立焜和太太在二沙岛“叹”了早茶,品尝了两人都十分喜欢的烧卖和蒸包。在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的时候,洪氏夫妇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广州是个很随意的城市。这里的人们都很懂得享受生活。”
叹早茶学煲汤 体会广州人生活智慧
洪睿表示,她跟随丈夫在全世界很多大城市生活过,最喜欢广州的点心。“我已经学会包饺子。现在还每天练习毛笔字。”掌握英、德、法、意大利及罗曼尼语五种语言,她却感觉,学好中国的横、竖、点、撇、捺,“要很有智慧,还要花足够多的时间。”
“我们去寻宝吧!”推着单车在沙面边走边欣赏景色,洪立焜忽然提议去附近的清平市场看看小金鱼。原来,在总领事官邸,有一个金鱼池,他们养了一池五颜六色的金鱼,而这些小金鱼,都是他们从清平市场“淘”回来的。看金鱼之余,洪睿还买了一些冬菇。“拿回去煲靓汤!”原来她正在跟保姆学煲老火靓汤。总领事官邸的保姆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不用食谱,每天都能煲出不同款式的老火汤,令洪睿大开眼界。
学粤语只为能更好地参与慈善活动
从今年春天开始,每个周三上午,洪睿都在慧灵幼儿园当半天的义务英语教师。她的学生,都是残障儿童,而且以自闭症患儿居多。“刚开始时,我像是自己给自己上课一样。”她不讳言起初的无力感,因为这里的孩子们多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洪睿想了很多方法,“做五颜六色的教学卡片,孩子们会很喜欢。”
“我们都想把粤语学好,这样才能深入广州人的生活,更好地参与慈善。”洪立焜和洪睿都说,三年前,来到广州,他们发现广州的慈善氛围丝毫不逊西方国家,“市民们不仅很有善意,还很热衷参加各种慈善活动,譬如当志愿者,广州的志愿者让人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用流利的粤语,与身边的志愿者沟通服务感受与心得,一起筹划更多的慈善活动。
这三年,洪立焜夫妇先后以瑞士驻广州领事馆名义举办了多次慈善活动,为农民工子弟求学及残疾孩子学英语筹款。今年,瑞士驻广州领事馆再次参加由广东省外办举行的慈善义卖活动。“去年,我们的纯手工制作音乐盒很受欢迎,成为筹款最多的领事馆。”洪立焜颇为自豪地说,今年,他们将带来更多的瑞士特产,除了巧克力、限量版手表,还有一批婴儿配方奶粉,洪立焜夫妇信心满满:“我想,我们肯定又是最受欢迎的摊位!”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