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津11月21日电 (记者胡跃平、陈杰、朱虹、靳博)吃完橙子,剥下的皮能做什么?天津鎏虹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刚最近在一个座谈会上给记者递过一瓶洗涤液,一打开,橙香扑鼻。倒一点擦在广告笔的黑色涂痕上,几下就抹光。“洗涤液、油漆都可以从橙皮和柑橘皮里提取。”
用碳酸钙石头加工的墙纸,制造过程节水环保,产品接近零苯、零甲醛,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公司生产的新品价格远低于传统墙纸。难怪公司落户天津才第三年,销售收入就有望达10亿元。
截至今年10月底,天津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到4.78万家,其中,像鎏虹科技这样拥有知识产权和专利,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就有2309家,主营业务收入达8843亿元。
如果把天津经济比作一个生态系统,科技型中小企业无疑就是拔尖冒头、茁壮生长的小树。这些小树,孕育着生机,培植了希望,成为天津的城市新名片。
天津近年来经济增长后劲十足,靠什么?除引进一系列大项目、做大经济总量外,就是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既是天津经济的创新之源,也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领军者”。
回顾创业初期,鎏虹科技的创业者坦陈, “一分钱巴不得掰两半”,别说市场推广,连房租都掏不起。“多亏市科委帮助解决了500万元周转资金,协助申请银行贷款,还与股权投资基金搭上桥。”现在公司注册资金已由50万元增大50倍。
2010年3月问世的康希诺生物技术公司,创业队伍不足10人,现在科研人员有200余人,正在研制多种可预防流感、肺炎的疫苗。之所以快速成长,起步伊始的3000万元风险投资至为关键。
在天津,中小科技企业的负责人有个共同感受:在这里创业创新劲头格外足,政府推动与市场需求拉动双向牵引。一份调研报告认为:天津抓科技型中小企业,抓住了科技体制的改革之源。
创新动力哪里来?2010年9月,天津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果5年目标,2年就完成。去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再动员,确定到2015年,继续改革创新,使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6万家,“小巨人”企业达3000家以上。
(相关报道见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