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大城市群综合指数排名:珠三角第一 京津冀垫底
19日发布的《城市群蓝皮书:中国城市群发展指数报告(2013)》公布了中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综合指数排名,珠三角位于第一,长三角居次席,京津冀垫底。
报告指出,从2007至2010年,我国三大城市群的综合指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最突出的是京津冀和长三角。这既反映出三大城市群近年来在人口、城市经济、生活质量等方面不断优化进步,也显示出京津冀和长三角在纵向比较上快于珠三角的事实。印证了三大城市群中“京津冀发展最快、长三角持续性强、珠三角步履放缓”的总体趋势与特点。
报告认为,在三大城市群综合指数排名上,目前珠三角城市群位于第一,长三角城市群居次席,京津冀处于垫底位置。从综合指数上看,珠三角除了2010年略低于长三角,其他3年都远高于其他两大城市群。与一些经济类排名中总是以长三角为首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本指数体系在一级指数上的多元化,并与我们在设置二三级指数时首重发展质量的原则相符合。
在我国三大城市群中,目前尚没有一个可以在各方面都领先于其他两个,各城市群在五项综合指标上各有优势和不足。
珠三角城市群在城市人口指数、城市经济指数和城市首位比指数上具有较突出的优势,但在城市文化指数上较为落后。三个一级指数的明显优势,是珠三角城市群目前位占据榜首的主要支撑体系;但城市文化指数落后,则隐约印证了“广东文化沙漠论”并非空穴来风。
长三角城市群在人口、经济、社会生活、文化和城市层级体系的发展相对均衡,而雄厚的物质基础则是长三角城市群得以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但需要强调的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从绿色发展的角度看,其城市群经济则落后于珠三角地区。
京津冀的城市文化指数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的城市文化指数遥遥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城市首位比则是其最大软肋,表明京津冀距离一个理想的城市群还有很大差距。
据了解,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研究范围涉及34个城市,包括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10个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扬州、镇江、常州、湖州、嘉兴、宁波、舟山、绍兴等15个城市;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肇庆、佛山、中山、江门等9个城市。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