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国家考核断面中去年七成未达标,相关区县近日被环评限批 

安徽:“河长”担纲巢湖治污(绿色焦点·攻坚克难治污染②)

本报记者 何聪

2013年11月16日02:30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工作人员在十五里河希望桥断面取水样。
  何聪摄

  环境保护部近日发出《关于对未通过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的地区予以处罚的通知》,对未通过考核的巢湖流域安徽省合肥市和六安市等相关区县实施环评限批。

  

  去年,国家考核的巢湖流域12个断面中,8个未通过考核,占了近七成。其中,合肥市派河肥西化肥厂下断面、合肥市十五里河希望桥断面,断面达标率为0。 

  在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河三湖”中,巢湖是“三湖”之一,它的污染现状如何,治污进程如何提速?记者近日作了调查。

  去年两个零达标的断面,目前仍为劣Ⅴ类水质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农村面源污染,是入湖河流重污染的原因

  10月31日上午,一踏上合肥市派河大堤,映入记者眼帘的是绿色的河面,蓝藻随风漂浮着。“河道里的水一直不行,夏天气味难闻,上游污水来得多的时候,河里鱼都给搞死了。”住在附近的孟老汉说。

  “这里是我们取水样的地方,离派河入湖口大约2000米左右。”登上河边的小船,安徽省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李勇介绍,每个月1日到10日的某一天,他们都要来这里采集一次水样,取河中心和河两边的三处水样,回去检测分析。

  去年全年,这个位于派河肥西化肥厂下断面的水质,12次检测都没有达标。今年的最新数据显示,这个断面的水质仍为劣Ⅴ类。

  在距离巢湖很近的十五里河希望桥上,记者看到,河水呈黑褐色。李勇说,4年前,这里的蓝藻厚得让他们无法直接采集水样,需要先用石头砸开一个洞,才能采到。现在可以用瓶直接采样了。不过这里的水质仍为劣Ⅴ类,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7倍和4倍左右。

  “南淝河、十五里河和派河,这三条河流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长期处于劣Ⅴ类状态,主要超标因子为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省环境保护厅水环境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孙莉宁介绍,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超标因子,来源主要是农药,化肥,不溶于水、微溶于水的洗涤剂等,污染主要源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农村面源污染。

  “经过处理后排放的污水,即使达到最高的一级A排放标准,水中仍然含有约50毫克/升的化学需氧量,水质也只相当于地表水的劣Ⅴ类标准。”省环境监测站综合室主任耿天召介绍,十五里河和南淝河的河水主要来自于合肥市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肯定是劣Ⅴ类水。少数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偷排、漏排、超排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污染加剧。

  此外,巢湖处于磷含量较高的地段,地表大量的磷随雨水冲刷到河中,使得河水、湖水磷含量较高,容易导致蓝藻暴发。

  “河长”担纲,“一河一策”综合治理污染 

  针对治污项目完成率低的情况,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记者了解到,合肥采取让一把手担任“河长”、“一河一策”治理等措施,推进巢湖污染治理。

  在四里河路与临泉路交叉口东北角,一个污水排水口已经干涸。“这个污水排水口是‘河段长’巡查发现的,顺藤摸瓜追查上游污染源,一直盯到污水被接进了污水管网。”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张邦国介绍,“有了‘河长’的走访巡查,才能更好地研究每条河流的环境现状、污染特点和存在问题。”

  让河流流经辖区的一把手担任“河长”,18条重点河流全面实行“河长制”。市里要求 “河长”们负责本辖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一面开展沿河截污,一面开展清沟清渠,生态修复,美化城市河流、环湖环境。全市实行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制度。对未完成水质改善目标的,一票否决。

  对于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合肥市实行“一河一策”,编制完成重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方案。对十五里河全程摸底,对症施策,集中整治河道两侧环境卫生,摸排出的41个排污口,目前已整改了18个,完成1.1公里河道的疏浚整治、截污工程等,将沿线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通过新建的污水管道,收纳至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排放。

  “通过清除底泥,减少河道的内源污染,同时在入湖口等处建设湿地系统,改善水质。”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3月开始,合肥投资近亿元实施南淝河清淤。还投资129亿元,重点对13条入巢湖河流实施截污、清淤、防洪、排涝、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

  据介绍,巢湖流域纳入《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项目共有167个。截至2012年12月底,建设完成25个,在建35个,项目完成率仅为15%,进展距国家规划实施年度目标有很大差距。

  今年5月,六安市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及相关单位签订了《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责任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舒城县新建污水收集管网8公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82%以上;舒茶、杭埠等3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将于年内建成投运;金安区丰乐河上游金安段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5个项目正在建设实施,完成了10多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项目。

  列为合肥“头号工程”,计划投资1000多亿元

  环评限批旨在推动政府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减轻入河入湖污染负荷

  “巢湖治理是合肥的头号工程,宁愿其他事情缓一缓、压一压,我们也要全力保障巢湖的生态修复和治理。”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表示,合肥将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计划用1000多亿元的投资,治理巢湖污染。

  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数据显示,2012年,巢湖全湖湖体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全湖平均水质类别为Ⅳ类,主要环湖河流的19个监测断面中,达到Ⅲ类水质断面占52.6%。环湖河流总体水质状况有所好转,但主要环湖河流中的南淝河、十五里河和派河水质差,且氨氮和总磷指标有恶化趋势。

  2012年,派河肥西化肥厂下断面氨氮年均值比2010年升高30.5%。十五里河希望桥断面氨氮年均值比2010年升高50.2%,总磷升高45.8%;南淝河施口断面氨氮年均值比2010年升高11.4%,总磷升高33.1%。    

  今年,情况逐渐好转,巢湖的水华不到去年的一半,蓝藻暴发的面积不到去年的1/3。

  合肥市环保部门分析,这是因为水环境治理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湖区总氮、总磷浓度在降低,反映出巢湖水环境改善走出了第一步。到今年10月,巢湖流域纳入国家考核的12个断面,有7个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了国家要求,达标比例上升了25%。

  尽管如此,巢湖西半湖湖心断面只有一次达标,巢湖治污依旧任重道远。

  此次,环境保护部对合肥市相关区县和六安市相关区县实施限批,暂停其新增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这一举措,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孙莉宁介绍,暂停审批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的新建项目环评,基本覆盖所有有外排废水的项目,旨在遏制区域内污染新增趋势,推动政府采取转方式、调结构、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减轻入河入湖污染负荷。

  目前,巢湖流域未通过考核控制单元的涉及区县均制定了达标治理方案。

  作为投资规模最大的环巢湖治理项目,环巢湖地区生态修复工程于2012年11月启动,随后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00亿元贷款支持。截至今年9月末,共完成投资46.61亿元。合肥市市长张庆军介绍,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等108个水环境项目申报国家开发银行、亚行贷款约75亿元,目前正在招标,年内将全部开工。今年内将完成王小郢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执行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部分指标可相当于地表水质量Ⅳ类标准的要求。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6日 09 版)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