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翟磊):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在北京闭幕。在中国新一轮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发挥引领作用。而更为引起关注的是,本次全会公报首次明确提出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界普遍预测,市场化改革或将进一步深入。以下请听详细报道:
经过近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活力不足,缺乏增长的推动力。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寻找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指出,“经济发展需要有动力,需要有激励,有牵引力,这个动力和牵引力不是在政府,应该是在市场主体,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就要保障市场主体的权利,保障公平竞争,才能激发他们创业和发展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三中全会此次选择了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而保证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市场主体都能够平等参与市场竞争。聂高民指出,“就经济体制改革来讲,文件核心点到了几个重要方面,其中一个就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面前都是平等的,而且要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竞争。”
那么,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会公报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基础。下一步,中国将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对于这一表述,聂高民表示,这实际上是给出了建立完善市场体系的途径,而中国目前比较突出的矛盾是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善。“这次会议对于市场体系建设,谈到了三方面改革,一个是商品市场,一个是要素市场,还有一个是货币市场,这样完整地谈市场体系这次是比较鲜明的。我们现在比较缺失的是要素市场。而在市场体系的发展中,如果生产要素市场有不同的属性,不能平等使用,就形不成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而且它会使价格发生扭曲,使经济关系发生扭曲。因此,这个改革非常重要。”
此外,12号公布的全会公报还提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聂高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未来中国决心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就是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再一个就是创新方式。过去我们在经济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太多,直接手段太多,有很多越位的问题,这样做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因此,中央提出两句话,一个是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另一个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更好的作用就是政府要从越位的地方退回来,同时在缺位的地方要补上去。”
近35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仍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判断,在改革重新出发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再次选择了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