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集团:“海燕”不会对蓄水175米三峡工程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三峡枢纽于11月11日14时顺利完成2013年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三峡集团12日表示,虽然超强台风“海燕”进入内陆地区后使得三峡库区持续小到中雨天气,但不会对三峡工程蓄水后高水位运行产生影响。
据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介绍,“海燕”进入内陆地区后,对三峡地区边缘产生影响,库区会持续小到中雨天气至本月14日左右,但其形成的来水有限,不会对三峡工程蓄水期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
三峡枢纽梯级调度通信中心技术部副主任王玉华告诉记者,三峡工程自9月10日开始启动今年的试验性蓄水。受今年长江来水整体偏枯的影响,特别是10月份坝前来水量为1877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枯,175米水位实现时间较之往年有所推迟。经过62天的蓄水过程,至11月11日14时,三峡工程坝前水位终于到达175米,累计蓄水量153.8亿立方米。
监测显示,在蓄水后的高水位运行期,三峡枢纽建筑物运行正常,电站机组运行平稳;三峡库区库岸保持稳定,未接获库区各地关于蓄水诱发库岸崩塌、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的报告。
王海说,175米蓄水目标实现后,三峡工程将保持高水位运行一段时间。在冬春季的枯水期,水库将消落水位向下游进行补水,保证下游生产生活用水及航运、生态需求,发挥三峡工程补水效益。(记者 刘紫凌 梁建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