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牡丹江11月7日电(记者袁泉)11月5日至6日,国家林业局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现场会,总结经验,交流做法,借鉴理念,示范和引导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全面推进天保工程二期深入实施。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出席会议并讲话,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高金芳、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局长魏殿生、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林业局天保办主任孙国吉主持。
5日,天保工程区各省(区、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等代表,到黑龙江省森林工业局柴河林业局局址进行参观考察。
柴河林业局建于1974年,隶属黑龙江森林工业局。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柴河林业局有林地面积由1997年的26.8万公顷增加到2012年的31.4万公顷,其中依法收回被侵占林地3511公顷;活立木蓄积量由2456万立方米增加到370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7.6%提高到91.0%;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2387万平方米,上缴利税9.7万亿元,人工林保存面积149万亩,资产总额10.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910个,实现林区零失业。在岗职工月工资收入达到2960元,是1997年的13.5倍。
实施转型发展以来,累计增收3.4亿元,偿还历史欠账1.2亿元,完成上缴3.37亿元,增加存款1.7亿元,经济实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初步建立了以森林培育经营、木材产销精深加工、林农林副林牧水产、森林旅游、造纸、矿产、新能源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公检法司、城镇建设、社区管理、文教卫生、广播电视等一整套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生态优先、产业优化、城镇宜居、社会和谐、区域一体、管理精细、职工富裕” 的转型发展新格局。
在6日的会议上,张永利对柴河林业局的转型成果给予高度赞扬。他表示,充分利用天保工程这个大载体、大平台,释放重点国有林区发展活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要认真总结柴河林业局转型发展经验,示范引领天保工程深入实施。
在如何转变林区发展方式,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加快推进林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问题上,张永利指出,要坚持为民务实清廉,转变领导作风,促进精神状态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型;要坚持保护培育并重,创新经营理念,促进发展导向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转型;要坚持多业并举,创新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由单一林木经济向复合林区经济转型;要坚持科学管理,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经营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精细化转型;要坚持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管理模式由企业生产经营型为主向林区社会管理服务区域化构造转型。
在讲话中,张永利还指出,要充分认识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林区转型发展,事关我国林业发展全局,事关天保事业成败,事关重点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形势逼人。转型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客观选择;是天保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国有森工突破困局的希望所在。
张永利强调,要准确把握天保工程建设目标,深入推动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转型发展是深入推进天保工程的必然要求,其目的就是要通过天保工程区的转型,加强资源保护、提升森林质量、强化生态功能,通过改革发展形成自我发展能力,进而有效解决林区就业、增收等民生问题。在深入推动天保工程区转型发展中,必须以资源保护为基础、以森林培育为重点、以生态改善为目标,通过找准、育好、做强替代产业,解决林区以就业增收为核心的相关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