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报记者张永报道11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下简称环境署)在其发布的《2013年排放差距报告》中呼吁,为了用最低成本将本世纪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下,国际社会应立即采取广泛行动弥合温室气体排放的差距。
这个由17个国家44个科学团体编写的报告发现,尽管有可能在更大的排放量下实现升温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但不弥合排放差距将加剧2020年以后的减排难度。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目标,缔约方认为应将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初期高2℃以内,以避免出现气候灾难。经过一系列的气候谈判,缔约方国家做出了减排承诺,而其他一些国家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履行减排义务。
自2010年开始,环境署每年对减排承诺和义务开展评估,研究能否以最低成本使全球气温升幅保持在2℃以下。
今年的报告发现,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持续增长,到2020年,将排放量保持在较低水平的机会正越来越小。
为了不偏离控温2℃的目标,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球最大排放量应不超过4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便进一步为减排铺路;2025年要减至4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2030年要减至3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到2050年要减至2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而报告认为达到这一目标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据环境署统计,2010年(有可用数据的最近一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501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如果全世界继续按照“一切照常”情景发展(其中未包括承诺),2020年的排放量预计将达到5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尽管困难重重,报告认为仍可能通过坚定而迅速的行动实现2020年不超过4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研究显示,对每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投入100美元可减少140―20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报告认为,通过收紧规则增加减排,无条件实施承诺并扩大当前承诺的范围,可使国际社会在减少差距的道路上成功一半。剩余的差距可通过进一步的国际和国家行动减少。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报告作者之一姜克隽表示,今年的报告对农业部门的减排潜力进行了评估,据估算,农业部门的减排量介于11―43亿吨二氧化碳之间,潜力可观。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阿齐姆 施泰纳说:“正如报告所强调,延迟行动意味着短期内气候变化速度更快,可能在短期内会产生更多气候影响,并导致继续使用碳密集型和能源密集型基础设施。这将减缓气候友好型技术的引进,减排能帮助国际社会踏上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来源:气象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