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弱冷空气过后,南京终于放晴,虽然昨天灰霾天暂时和南京挥手告别,但是雾霾却成为每个人心头难以挥去的阴影。
前天,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以下简称“绿皮书”)指出,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而记者从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近年来,南京的灰霾天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今年前10个月,南京的灰霾天已达186天,创下历史最高,而灰霾天在最近30年来呈现出逐年明显增长的态势,据中国气象局的数据,南京大概平均每年雾霾天增加3.9天。
雾霾数字:
去年雾霾天数226天
每天清晨,迎接南京人的常常不是蓝天,而是灰蒙蒙的天空,遭遇雾霾天,最近10年对南京人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市民许小姐说,2000年感觉南京的雾霾天占全年的三分之一,这几年感觉雾霾天已经能占到全年的三分之二了,雾霾已经成为“挥之不去”最亲密的相伴,如果哪一天没有雾霾,反倒有一种兴奋的奇怪感觉。
南京市气象台的姜有山副台长给记者翻阅了南京雾霾天的统计资料,数字明显地记录着南京雾霾天的“恶化”过程。
——在1991年以前,南京的雾霾天都维持在100天以内
——而在1991年至2000年这十年中,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是123天,
——在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中,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为158天。
——而最近几年这个数据还在不停地攀高,2010年,南京的年平均雾霾天数为191天,2011年为191天,而2012年则罕见地攀升到了226天。这三年前10个月的雾霾天分别为148天、147天、184天。
而今年前10个月南京的雾霾天数已经跃升到了186天,而去年出现226天的历史最高雾霾天,前10个月同期的雾霾天数也只有184天,还没有今年高,可以说,今年的雾霾天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高峰”。
雾霾持续增长:
夏收秋收和春节易出现
绿皮书称,中东部地区连续3天以上霾过程站次数在20世纪虽然略有增加,但总体变化不大,但进入21世纪后,连续霾过程站次数增加显著。
数据显示,持续3天以上的霾过程站次,2001年至2012年的监测平均值,均为1961年至2000年监测平均值的两倍以上,其中,持续6天霾的过程,监测数据是对比数据的3.1倍。
对此姜有山台长也表示,对于南京的持续雾霾出现的一个统计结果是,在秋冬季节南京的持续雾霾天出现的几率比夏春两季要大,而持续雾霾很多时候和人为因素有关,在南京秋收秋种季节,6月夏收的季节,以及春节期间,因为焚烧秸秆、燃放烟花爆竹等人为因素而出现挥之不去的持续雾霾天。
有点不可思议:
PM2.5良好雾霾天超污染天
在全国平均只有29.9天的情况下,南京的雾霾却已高达186天,南京的雾霾天为何如此之高,难道南京的污染程度已是全国少数几个最为严重的城市了吗?
对此,姜有山表示,其实雾霾天气的出现原因还是比较复杂的,它是一个能见度配合湿度条件的指标,一般来说,能见度在10公里以下,空气湿度在70%至90%之间被称为雾霾天气。它当然和污染物的浓度有关,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姜有山举例说,比如专家统计了2010年至2011年14点的雾霾情况,发现PM2.5指标小于75的雾霾有93次,而PM2.5指标大于75的雾霾天数为86次。
而一般来说,PM2.5指标小于75是属于空气质量良好的级别。因此其实造成雾霾天持续增多的因素应该不仅仅只在PM2.5,它可能还和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多个因素和指标有关。
雾霾天当道:
南京能见度逐年下降
雾霾天当道,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奈何你的视力再好,你都看不远,看不清,这就是南京人正在经历的一个无奈的“被近视”的结局。
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一项研究,在南京,人们的视野正在“越来越近”,以1965年到2005年这40年来的统计数据来看,南京的能见度在逐年下降:上个世纪60年代,南京的平均能见度是6.5公里;70年代为5公里;80年代是4.5公里;到了2005年就只能看到4公里了。
姜有山说,南京的雾霾天增多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南京自身的空气的污染情况,水汽湿度条件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有一些雾霾天是属于外来的,有些颗粒物是从北方随冷空气“吹”来的。
除此以外,全球正在经历的“暗”天空事件也在波及南京,这几十年来,由于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透光度越来越少,天空的通透度越来越下降,结果导致我们生活的世界一天比一天暗。它们和雾霾天气相互影响,各自正在经历着越来越严重的一个变化趋势。
雾霾天多了:
也让天气更加多变难以捉摸
雾霾天增多了,和我们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很有关系,它的改变会对我们的天气系统产生捉摸不透的变化。造成雾霾天的粒子的成分不同,它可能对于气候变暖变冷起到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到太空中,从而冷却大气,并会使大气的能见度变坏;另一方面却能通过微粒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逸,使大气升温。
另外,污染物增多,可能会使降水的凝结核增多,某些方面会造成极端降水的增加,另一方面,又可能会造成争食水汽的局面,导致雨水降不下来,总之对云量和降水系统都有极大的影响,至于影响究竟是什么,又要分情况而定。(记者 王君)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