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11月5日电(记者 余里)大熊猫“张想”4日在四川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基地接受了放归前的最后一次身体检查。经过长途汽车运输,“张想”于5日中午抵达放归地——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
昨天一大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便开始为大熊猫“张想”的体检做着准备工作。由于“张想”具有野性,体检之前工作人员对其注射了相应比例的麻醉药,“张想”在麻醉状态下进行了体检。
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检查确认了“张想”皮下埋植的国际通用ID身份识别芯片的位置,为其佩戴了具有全球卫星定位和无线电遥测功能的GPS颈圈,以便野外放归后的数据收集和活动监测。
大熊猫“张想”今年2岁零2个月,属于亚成体大熊猫。此次兽医为其进行了包括体尺、体重测量、血液生化检查、寄生虫等项目的全身检查。结果表明,“张想”体重达40公斤,体长84厘米,生长发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正常。
据研究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雌性大熊猫“张想”和去年首次放归的雄性大熊猫“淘淘”都在雅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放归地相隔很近。两只大熊猫在野外相遇的几率很大,先后放归的两只大熊猫没有血缘关系,甚至有可能会组建家庭。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认为,圈养大熊猫的最高目标就是放归自然,扩大野外种群。只有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大熊猫才能摆脱濒危境地。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