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骨质疏松不可小觑 极易导致恶性骨折

2013年11月05日08:57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骨质疏松不可小觑 极易导致恶性骨折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病症,很有可能会引发恶性骨折。 王良珏 摄

  半个月前,清远市中医院接到患者家属的来电,说一位老人在阳台晾衣服时,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右髋部骨折。记者走访清远多家医院发现,类似的问题在各大医院是“家常便饭”,患者或家属基本上是询问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应该如何处理?是否一定需要手术治疗?

  清新区的邓伯今年97岁,白天在阳台晾衣服时不小心摔倒,右髋部着地,随即疼痛不已,活动受限,右下肢无法站立和行走,由于当时无昏迷恶心呕吐等现状,邓伯自行外用跌打酒治疗,但疼痛仍未好转。在家人的坚持下,邓伯被送到清远市中医院就诊,摄片后被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一般而言,上了年纪的病人一般不适合做骨折手术,风险较大,恢复比较慢。但这次破例了。

  经过市中医院骨科专家的研讨、论证,最终拿出手术方案。医生断定邓伯右髋骨已经破碎,只能将金属做的假体右髋骨将其代替。不久后,高龄的邓伯又可行动自如了。据了解,“这是清远医学界病人年龄最高的一次右髋骨手术。”

  骨折后应原地不动 等候救援

  邓伯的骨折在医学上叫做脆性骨折,这是一种日常在无外伤或较微外伤情况下引起的骨折。

  清远市中医院创伤科主任杨林教授介绍,脆性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它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老人因为骨质疏松导致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使骨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脆性骨折主要发生在胸椎、腰椎、髋部及前臂。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5%-17%的人有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仅影响身高,而且还会腰疼,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以为人老了就会“缩”了,其实是椎体脆性骨折造成的。

  事实上,老年人由于活动量不是很大,外伤多是扭伤或跌伤,很多人觉得受伤轻,也不是很痛,就认为只是伤了筋没大事。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受到外伤时首先要想到可能会发生脆性骨折。如果骨折了还继续活动或站立行走,很可能引起骨折移位,加重软组织损伤或造成继发血管神经损伤。

  杨林教授建议,老人受外伤后,不论受伤轻重、是否有严重疼痛,最佳的应急处理办法就是呆在原地保持受伤部位稳定不活动,同时呼救等待救援,经医生检查排除脆性骨折后才能站立或行走。如果上面提到的那位老人当时听了医生的话,骨折是不会进一步移位的,这样就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或简单内固定治疗。

  椎体压缩骨折手术与否视情况而定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发生于胸腰段椎体,轻度的直接、间接暴力或肌肉强烈收缩即可造成骨折,常导致脊柱变形,造成长期慢性腰背痛。

  椎体压缩骨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清远市人民医院骨科专家表示,“这要看患者的情况。”

  市人民医院提供的资料显示,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单纯压缩性骨折,压缩小于椎体高度40%、后凸角度小于20%、不伴脊髓神经损伤的稳定性骨折及高龄、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手术的不稳定性骨折。治疗的主要原则:卧床休息6~12周,佩戴支具3个月,服用止痛药物,使用抗骨质疏松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日光照射及适当腰背肌功能锻炼等。

  上述专家介绍,近年来,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打开了微创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大门。这两种方法能迅速止痛并恢复椎体的高度和强度,术后可以早期下地行走。术后配合药物治疗、早期活动及防止摔倒等综合措施,能有效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恢复椎体形态,纠正后凸畸形。可以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病人主要是新发生的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腰背疼痛明显者。胸腰椎磁共振检查可以鉴别骨折是新发的还是陈旧性的。这种手术尽管是微创手术,但也要求患者在身体一般状况良好、无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系统合并症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存在适应症、禁忌症及相应的并发症。而且很多患者年龄较大,存在着身体状态不佳、再发骨折几率高、并发症合并症多等治疗上的难点,所以一定要重视骨折的预防和骨质疏松的防治。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