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韶园产业园区现有落户项目300多个,在建项目1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定位博得了业界的高度关注。 资料图片
龙永图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高级经济师
关锡友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屈贤明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
区域发展严重失衡一直是广东的切肤之痛。
在珠三角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际,土地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50%的粤东西北12市的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广东第一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有专家指出,广东实现“两个率先”,短板在粤东西北。
在政策黄金期获得发展机遇
正是基于此,广东省委、省政府于今年7月份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出了“振兴东西北”的动员令。《决定》指出,未来五年,省财政将统筹安排资金6720亿元,其中增量性安排2061亿元,大力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到2020年前,粤东西北12市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定》除了指定量化指标外,还对珠三角帮扶粤东西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珠三角从优化自身发展的角度来推进粤东西北发展。《决定》同时提出,加快粤东西北发展要靠“三个抓手”:交通网络外通内连、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
在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上,莞韶园是一个鲜活样本。自建园以来,莞韶产业园已进入第五年。2009年、2010年获得全省产业转移园目标责任年度考核优秀等次;2008年、2010年分别竞得省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5亿元和省专业性扶持资金1亿元;2010年,所辖韶关工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入选为广东省十大重点产业园区,获得扶持资金3000万元,每年700亩用地指标奖励。
2012年,莞韶园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0.19亿元,同比增长10.54%;完成工业增加值27.52亿元,同比增长17.6%。2013年1至6月,莞韶产业园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25.7%;工业增加值14亿元,同比增长22.7%。
莞韶产业园园区现有落户项目300多个,其中投产企业近200家,在建项目11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园区已经形成了装备制造业和玩具产业两大支柱产业发展格局。如今,莞韶园更是在政策黄金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两届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着眼于莞韶园的重点产业,作为莞韶园里的年度重头戏,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历来吸引眼球。
该论坛自2011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两届论坛均取得丰硕成果。2011年11月8日,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高峰论坛高调亮出了“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的旗号。并首次汇集业界精英500多人,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论坛闭幕后,韶关围绕“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着重加强了机械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引进整机装备企业,围绕产业发展的各种平台建设日益完善。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努力,韶关机械装备产业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同,促进了韶关的招商引资工作。一年以来,东莞、深圳、温州、香港、韩国等地区和国家的800多人次到莞韶园实地考察,全年签约整机机械装备企业项目10个,投资总额21.8亿元。
2012年11月8日,第二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如期在莞韶园开讲。通过这届论坛,莞韶园构筑人才洼地,打造智力引擎的作用更加凸显——论坛吸引了百名博士与500多名企业家到场“亲密接触”。同时,这一届论坛让人享受到一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盛宴,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会议现场达成了4个投资意向项目;高校和企业达成了33个产学研合作项目;有22组博士-企业开展项目对接,其中,6个项目于会议期间签订合作协议,3个项目成功对接。与机械装备行业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程参加了论坛的华璟博士感慨地说:“此次论坛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感觉园区走出了国际化、高新化,同时又符合韶关本土特点与优势的发展模式,未来前景值得期待。”
精彩永不落幕
11月8日,第三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将如期而至。这届论坛核心议题为:探讨有关智能制造与装备人才问题,推动广东装备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的成果,促进韶关机械装备行业及莞韶产业园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
本届论坛筹备期间,东莞派出的8名挂职干部及东莞产业合作办积极参与到论坛筹备中来;同时,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论坛的召开,积极组织南兴木业机械、巨冈和铭力数控等装备机械龙头企业参加展览会及论坛,东莞市组成高规格党政代表团参会,通过合作与交流,东莞成熟的会展经验将被引进到韶关来,发挥会展经济作用。
即将举行的第三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除了继续前两届的精彩,充当莞韶两地区域经济合作桥梁,打造装备制造业发展盛宴外,还特别推出了展会环节。展会名称为第一届韶关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展会将以韶关生产企业、整机装备、重型机械、零部件为主要参展对象,展示各类型的机械装备产品、设备功能、自主研发设计等;同时,展会以国内外机械设计商、开发商、贸易商、代理商等为主要观众。作为首届韶关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承办单位之一的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承办过两届广东(韶关)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该公司成熟的办展经验、丰富的阅历、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专业的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链接
谋定装备制造业定位战略
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论坛:
2011年11月8日,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在韶关市开幕,由东莞、韶关两地政府共建的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以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的姿态高调亮相。来自东莞、韶关两地的政府官员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业界精英500多人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共同探讨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并为莞韶合作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献计献策。
作为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双转型”战略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十大重点园区之一,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借助首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完成了它在全国人民面前的高调亮相。
人才“洼地”初步成型
第二届广东装备制造业论坛:
2012年11月8日,由莞韶园发起的第二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机械博士大会在韶关举行。本届论坛旨在研讨机械装备产业发展问题,促进韶关机械装备行业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合作。论坛吸引了百名博士与500多名企业家到场“亲密接触”,广东装备制造业的人才聚集“洼地”初步成型。
在本届论坛中,八位来自高层的专业权威人士作了主题演讲,论坛还达成了四个投资意向项目。同时,在本次论坛上,高校和企业还达成了33个产学研合作项目。
产业平台合作是两地合作最优模式
■记者观察
在公众认知中,“富可敌国”的广东似乎离“贫困”相去甚远。但繁华背后的“穷广东”现象发人深省:珠三角人均GDP已经超过一万美元,而土地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50%的粤东西北12市的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患穷而患不均,区域发展严重失衡一直是广东的切肤之痛。适逢“两个率先”落地的关键阶段,广东需要寻找发展的新增长点。补上粤东西北在发展过程中落下的步子,既是广东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也是广东省第一经济大省实至名归的必然要求。
在《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之前,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更多是以扶贫的方式去推动。在这份推动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首次提出要将粤东西北的自我造血能力与珠三角先发城市的帮扶相结合起来。对于珠三角城市的帮扶,负责《决定》起草工作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强调:“加快粤东西北发展,也是珠三角优化发展的需要。”
如何在强化粤东西北地区造血能力的同时,实现珠三角城市的优化发展?产业合作,以及产业合作平台的搭建(统称为产业平台合作)无疑是最优模式。一方面,产业平台合作可以帮助粤东西北地区引进更多企业,形成区域发展造血功能;另一方面,以粤东西北地区新建的产业平台为载体,珠三角地区的一些城市还可以获得产业转型升级的物理空间。以莞韶园为例,逐渐成熟起来的莞韶园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来企业发展韶关,同时,东莞也可以在此过程中获得转型升级的机会,实习本土企业的升华。同时,通过引进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这类东莞本土专业服务平台,更加延伸了两地产业合作的外延,丰富沟通融合的内涵,即由装备制造产业到高端服务产业的交融与合作。
相对于最初的经济帮扶,产业平台合作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两地的积极性,激活相应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这对于东莞和韶关,都是利好消息。事实上,珠三角城市的发展已经验证了区域产业平台合作的科学性,以东莞为例,东莞近年来推进的水乡经济一体化,就是通过发达镇街与欠发达镇街的合作,以资源重新组合为手段,寻找发展的活跃点。这些经验,当更加坚定东莞与韶关之间产业平台合作的信心。
聚焦智能制造,构筑装备人才洼地
■论坛直通车
11月8日,第三届广东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机械博士大会将在韶关碧桂园凤凰酒店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确定了“智能制造与装备人才”的主题,除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前两届论坛的成果,本届论坛还将着重探讨有关智能制造与装备人才问题,推动广东装备制造业更好更快发展。
论坛各项筹备工作就绪
此次论坛的筹备,得到了省、市各级政府以及机械装备界的大力支持。广东省人民政府作为特别支持机构,体现了省政府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韶关市人民政府、东莞市人民政府为共同主办单位,中共韶关市委组织部、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确保了论坛的权威性、专业性。
在论坛的核心环节——论坛演讲部分,将有众多重量级嘉宾和与会者分享一些精彩话题。一是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做《宏观经济形势对中国装备产业的影响》演讲;二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层做《智能装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演讲;三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高层做《当前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的特点》演讲;四是国内著名机床企业高层做《从企业发展经验谈民族装备品牌的打造》演讲;五是德国装备界专家做《德国智能装备发展经验》分享;六是台湾装备界专家做《两岸装备产业合作前景与路径》演讲;七是著名重工企业高层做《工程装备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出路》演讲;八是清华大学研究学者做《3D打印技术在装备制造产业的应用》的演讲。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本次论坛得了本地、外地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参加论坛的国内外机械专业博士有100名,国内外知名装备企业负责人300名,以及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媒体记者100人,整个论坛有约500人的规模。
本届论坛博士大会环节,探讨的主题是:机械博士如何实现创业理想。大会组委会特别邀请了100名博士与100名企业家,届时将为听众带来精彩的智慧碰撞。
装备制造企业将携精品、名品参加首届专业展览会
在上届论坛的基础上,本届论坛内容更加丰富,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在本届论坛召开期间,将同时举行第一届韶关机械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
展会由莞韶产业园管委会、韶关机械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韶关市莞韶会议展览有限公司承办。会场内将设100个标准展位,约60家韶关及部分省内装备的生产企业选取高质量、高知名度的产品参展。主要以韶关生产企业、整机装备、重型机械、零部件为参展对象,展示各类型的机械装备产品、设备功能、自主研发设计等,以国内外机械设计商、开发商、贸易商、代理商等为主要观众,预计将吸引约3000人前来参观。
根据组委会安排,专业展览会共分三个展区:一是重型机械,安排在户外展区;二是整机装备区,安排在1号馆展区;三是零部件区,安排在2号馆展区。
首届韶关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应运而生,冀以凭借韶关完善的产业配套和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底蕴优势,辅之以优良的政策环境和区位优势,打造推动本地企业转型升级,呼应珠三角,辐射泛珠区域的装备机械展示平台。为此,组委会秘书处借鉴东莞工业技术类展览办展经验,同时力邀华南地区具有丰富经验的权威办展机构加盟,从设计理念,主题定位,行业趋势等角度,精心谋划,高起点布局。
作为首届韶关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承办单位之一的广东现代会展管理有限公司,已经承办过两届广东(韶关)装备制造业国际高峰论坛,公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服务团队,成熟的办展经验、丰富的阅历、先进的理念、优质的服务、专业的素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公司以“工业伙伴,外贸平台”为市场定位,秉承“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基地化”的办展理念,成功运作了亚洲第一家具展的国际名家具展、国家商务部主办的加博会、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漫博会、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广印展、华南第一的DMP东莞国际机械展等享誉国际的知名展览会。公司始终秉承“一站式A+”的服务理念,以打造“华南工业展览之都”为使命,致力于同业界精诚合作,共创双赢。
首届展会力求
精致、专业、前沿
■展会花絮
举办首届韶关装备及零部件展览会,是机械装备论坛大会其中一种服务方式。通过展会展示、宣传、广告、传播等功能达到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效应,为企业创造发展的机遇搭建更好的平台。
据组委会介绍,本届展会展览馆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100个3米×3米标准展位;产品分为三个区域:1、工程机械(A区)、2、整机装备(B区)、3、机械零部件(C区)。
目前已确定的参展企业有:韶铸集团有限公司、韶关液压件厂有限公司、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韶能集团韶关宏大齿轮有限公司、韶关市韶瑞重工有限公司、韶关东南轴承有限公司、韶关市中机重工锻压有限公司、广东天恒液压机械有限公司、韶关市正星车轮有限公司、韶关市恒华重工企业有限公司、韶关市闽韶物资有限公司、韶关市韶变设备有限公司、韶关市常丰拖拉机厂、广东磊蒙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东莞市巨冈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南兴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论坛嘉宾简介
1973年赴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习,曾在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担任外交官,后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任职。1986年奉调回国,先后任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经贸部国际联络司司长。1993年调入外经贸部工作,2002年-2003年初担任外经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多次荣获CCTV“年度经济人物”称号,在市场营销、潜能开发、企业战略、品牌管理等领域均有建树。本次高峰论坛上,其演讲的主题为《宏观经济对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在从事技术工作过程中,先后领导、参与、主持了THY5640、TH5940、ZK3450、FK110、TK57150X300等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工作,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科技奖励,为企业高档数控机床的开发做出了较大贡献。2002年,当关锡友接手沈阳机床时,这个中国机床老大当年的排名仅为世界的36位,核心技术更是完全依赖国外。2012年上半年,沈阳机床营业收入42.03亿元。201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候选人。本次高峰论坛上,其演讲的主题为《从企业发展经验谈民族装备品牌的打造》。
长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曾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国家级重要文件的制定工作,是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资深专家。
《本次高峰论坛上,其演讲的主题为《智能装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本版撰文:郭杨阳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