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村推行标准化生产。
杨兴乐 摄
▼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里面有先进的“调温调湿”设备。
杨兴乐 摄
10月30日,第二届中国新会陈皮文化节举行媒体通气会,宣布本届盛会将于11月15日~18日在新会陈皮村市场举行。据介绍,本届陈皮文化节围绕“价值·文化·产业”主题,活动内容包括开幕式、新会陈皮村博览会、第四届中国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论坛、新会采摘仪式、全国5人足球邀请赛、广东十件宝颁奖典礼专题晚会等。
为打造陈皮文化产业,本届陈皮文化节期间,新会方面还将与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签订《推进新会陈皮仓单交易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联合产权交易所签订《推进新会柑(陈皮)园产权制度改革协议》,以及与广州陈李济签订《推动新会陈皮GAP基地认证合作协议》等10个项目协议。
全行业年产值今年预计近8亿
“第一届文化节至今的两年期间,新会陈皮产业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今年,新会柑种植总面积超2万亩,总产达2万多吨,柑皮产量1200多吨,行业总产值近8亿元”,会上,新会区农业局副局长潘华金介绍了2013年新会柑(陈皮)产业情况。
据介绍,新会陈皮产业化进程喜人。2011年,丽宫国际食品厂建立本土第一家规模化GMP新会陈皮产品工厂,2013年已有14家柑普茶企业申请了QS认证,2013年新会陈皮村市场建设了首条从产品采摘清洗到干燥贮存标准化的陈皮生产线,政府投资建立了新会陈皮检验检测中心和新会陈皮标准样品试验库配套产业发展等,标志着新会陈皮产业正向规范化发展。潘华金说,“可以预见,新会陈皮的全产业标准技术体系会在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预计今年新会柑果品总产超2万多吨,同比增加6000多吨。陈皮初级产品产量超1000吨,同比增加250多吨,年产值4.5亿元。据悉,随着陈皮文化推广和加工产品不断扩展深化,特别是陈皮饼、陈皮茶、陈皮酒、陈皮酱、陈皮菜、陈皮调料和陈皮凉果等系列产品,陈皮药品及功能保健食品开发方兴未艾,预计全行业年产值近8亿元。
与产业标准化相对应的是,产品价格稳中有升。今年新会柑的青柑在10月开始陆续上市,11月转入黄柑上市阶段,11月初至12月初集中上市,从12月开始转入红柑采收期。“今年新会柑成熟期天气晴朗、干燥,有利于果品养分积累,有利于提高陈皮质量,有利于陈皮加工晒制,年事上佳,是收藏的好年份。”潘华金说,预计今年新会柑在茶品、收藏和加工等领域消费均有较大幅度增加,行情稳中有升。目前,田头订交货价平均在6元左右,优质优价,个别高价园田头交货价已在每市斤12元以上。
陈皮村市场拟建成陈皮文化产业综合体
第二届陈皮文化节的举办地——陈皮村市场今年6月动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用以举办活动,其占地面积达10.3万平方米,拟投资3.5亿元,欲打造成陈皮文化产业综合体。
沿着启超大道向新会柑产区一路前行,马路边常见新会人晒陈皮,车辆呼啸而过,难免留下灰尘覆盖在陈皮上。“在陈皮村这种情况将被彻底改变,没有PM2.5,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生产线。”陈皮村副总吴曼菲信心满满地向媒体介绍着。从田间地头采摘的新会柑来到这里后,先倒入清水池中随机器翻滚洗净,再经过两道特制毛刷处理,经传送带到达低温烤箱内烤干。
经过外皮清洗后,进入人工处理步骤。“剥一筐8元,一天能剥3至4筐”,雇佣而来的老妇人负责剥皮,刀子从新会柑的“肚脐”切开均匀的三条线,皮肉分离;另一些工人在平台上,将剥好的柑皮压平后层层叠放,再放置低温烤箱内烘干,然后统一装入特制铁箱中,放置到大车间另一侧的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里面有先进的“调温调湿”设备。吴曼菲称,这样放置3年后回归市场销售,这些陈皮可设置二维码追踪不同产品的产地果园、采摘年份、交易进展等,保障质量和安全。
实际上,除了新会陈皮标准仓储中心,新会陈皮村还在政府支持下筹建新会陈皮鉴定中心,两个“中心”在做深新会陈皮产业的同时,也将带出行业标准话语权等问题。
据悉,在筹建的第一阶段,新会陈皮鉴定中心可依托农检中心的设备和条件,与新会陈皮鉴定师联手,对新会陈皮的分级、感观质量、农残、重金属进行把关;下一阶段,新会陈皮鉴定中心可与中山大学、周边的农检所,从感观、理化指标,基本分辨出陈皮的产地、优劣、年份,用以保证新会陈皮的安全质量。这样的规范,对于目前新会陈皮市场存在的一些良莠混杂的情况无疑是一剂猛药。
抱团经营或将搭建电子交易平台
表面上,新会陈皮村是一家以新会陈皮为主打产品的“大型超市”;实际上,它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布局,期望将散布在会城大街小巷的新会陈皮产业“一盘棋”抱团经营,但是,大大小小的陈皮经销商们想和它抱团吗,凭什么?
“我们在等它具体的招商条件,毕竟这是个旧厂房改造而成的陈皮村,如果租金太贵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反正大家都有自己的渠道”,一位拥有大面积果园的陈皮经销商说,“新会柑的年产量是相对稳定的,新会陈皮每年的市场保有量也分散掌握在各大经销商和藏家手中,陈皮村建这么大的交易平台,如果租金太高,到时可能面对‘无米之炊’的困境。”
“我们老板在古井镇已经种下100亩的新会柑,土壤已经通过无公害认证”,陈皮村副总吴曼菲告诉记者,年底开始招商,但未透露具体的租金标准;对于陈皮村来说,目前新会柑依赖收购,同时拥有标准化生产和自己的果园,至少要三年时间,而100亩果园显然满足不了陈皮村发展的需求,如何把各大陈皮经销商招进来是一番考验。
未来,新会陈皮村也有一番愿景,将对储藏的陈皮建立“仓单”,与有关金融机构搭建仓单电子交易平台,可卖期货,也可卖现货,推动新会陈皮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从2016年至2020年,新会陈皮村计划继续投资2亿元,将“新会陈皮村”与新会陈皮产业、旅游产业、特色产业充分整合,并升级为珠三角产业品牌孵化基地,成为本地区产业经济新的增长极。
杨兴乐 肖浩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