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86%“海归”半年内能找到工作

2013年11月05日08:49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86%“海归”半年内能找到工作

  昨日,《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在京发布。蓝皮书指出,稳定的就业环境是吸引留学人员回流的最主要内在原因,目前86%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表明海归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

  海归就业难问题不突出

  资料显示,海归回国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65.3%,回国后3—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21%,在回国后6—12个月找到工作的占8.2%,1年以上才找到工作的占5.5%。

  蓝皮书指出,海归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而这些专业在国内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用人需求量大,就业难度较低。另外,虽然近年来海归的优势在递减,但语言仍然是某些岗位,尤其是涉外岗位的终点要求,海归的双元文化在外企等单位还具有优势。

  外资企业是海归回国就业的首选,超过四分之一的海归选择进入外企就业。薪酬、职业发展和福利已成为影响高端人才流动的前三大因素。按照人数比例,其他吸纳海归就业较多的单位类型包括本土创办的民营企业(22.8%)、事业单位(15.1%)、国有企业(9.9%)、海归创办的民营企业(5%)及政府部门(3%)。

  与此同时,由于海归回国后有着良好的人际交流与沟通经验,目前在国内已经形成了很多“海归协会”或“海归创业圈”,弥补海龟回国后的“人脉断层”的现象出现,从而也加速了海归与海归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创业搭伴。以“海归合伙人”的方式,回国后共同创业,成为近年来海归回国创业的一个大趋势。。

  海归参政议政通道不足

  据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透露,目前中国90%以上的留学人员为自费留学,而且所学专业十分广泛,学习人文社科的占到近一半。这些留学人员回到国内后,绝大部分分布在体制外,或自主创业,或去外企、民企、公益组织、社会组织等,就业领域不断扩大,成为体制外最活跃但经常被忽视的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群体。他们中很多人具有极强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热情与愿望。

  蓝皮书指出,目前留学人员参与政府的管理和参政议政的通道不足,压抑了一大批优秀留学人员参政议政和加入政府工作的积极性。部分高层次留学人员凭借自身丰富的阅历和成就,充当了“自媒体”和“意见领袖”的角色,能够左右社会思潮和媒体舆论方向,容易掌握社会话语权,若长期被忽视,容易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对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面临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面十分不利。

  蓝皮书认为,需要进一步重视留学人员工作,重新定位,给予他们更高的政治待遇和重视。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杨春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