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外网球小将齐聚罗湖集训

2013年11月04日08:23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外网球小将齐聚罗湖集训

外教纠正小选手的拿拍姿势。鲁力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昊)上个星期,罗湖区网球中心聚满了身姿矫健的网球小将,其中既有“明日之星”青少年网球全国训练营的各站冠军,也有来自克罗地亚的优秀小选手。在克罗地亚顶级教练安德烈的指导下,孩子们在这里进行为期5天的封闭式训练。

  “在罗湖学网球门槛不高”

  这次集训,深圳因主场优势而得到了4个参训名额,4位受训选手中,有两位属于深圳市青少年网球队,还有两位目前受训于罗湖区少儿业余体校。多年来,这所基层业余体校为深圳培养了许多网球小将。

  “在罗湖学网球的门槛并不高。”该体校网球主教练文佳告诉记者,他们从网球培训班开始,选拔有一定基础的孩子进入业余体校,每月在这里学球的费用是350元,一周训练13个小时。也有家长出于提高孩子水平等考虑,付出每小时两三百元的学费,请私人教练“加餐”训练。

  来自贵阳的田红亮教练告诉记者,相比于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网球训练较为特殊——靠自学几乎不可能玩起来,必须要靠教练;“速成”式训练几乎行不通,因为网球“没有一两年工夫打不起来”,再加上球拍、训练、场地等花销也较一般运动更大,因此,如果没有家长的支持,青少年训练很难开展下去。“相比内地,深圳家长更有这方面的意识,愿意送孩子参加网球训练。”

  一位家长向记者证实,网球运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贵族”、“高不可攀”,“要是不走职业道路,在业余体校一个月几百元的学费,是深圳很多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在她看来,“让孩子以后有一门保持身体健康的特长,这笔投入是值得的。”

  “网球是快乐的运动”

  家住罗湖莲塘的张宝琛今年12岁,虽然身体比较瘦,但一跳起来就能让人感觉到凌厉的攻势。他的最好成绩是在全国耐克巡回赛中进入前32强。

  和其他一起集训的孩子一样,因为经常运动,宝琛的皮肤被晒成健康的小麦色。“我比较擅长凌空接球”,他说,不过比起克罗地亚的选手们,他觉得自己差远了,“他们的脚步、力量、技术,样样都很强!”

  在他的妈妈彭女士眼中,孩子最近每次训练回来都很开心。“网球是一个很阳光的运动”,她说,宝琛之前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二年级时接触网球后,变得开朗了不少,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变好了,更重要的是,“网球是打一拍,想三拍,需要一些智慧。”

  “小学毕业是个分水岭”

  记者了解到,此次受训的孩子年龄均在12岁及以下。文佳教练坦言,12岁是临近小学毕业的年纪,这是一个分水岭,“一方面,孩子要升初中,家长不希望他们耽误学业;另一方面,如果孩子12岁还进不了市队,以后就很难往上走。”目前,他手下有近20位网球小将,他们的未来都面临这样的选择。

  对此,彭女士并没有太过担心,她告诉记者,自己正考虑在孩子上初中之后,将他的训练频率减少到一周两三次,她并不指望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有小学的基础,初中只要保持一定的频率,就不会生疏”。

  “打得好就出国,打不好就当业余爱好,我不想落下学业,”同样受训于文教练的高劢用“小大人”的笃定告诉记者,“我是个力量过剩的人,不想去市队再练力量。”

  “罗湖的网球氛围非常好”

  “深圳的网球基础非常好,网球场地打的人最多,几乎供不应求,这让我非常感动”——今年“梅赛德斯—奔驰杯”中国网球大奖赛落户罗湖后,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曾这样评价。在她看来,深圳网球的普及性在全国名列前茅,而罗湖的网球氛围尤其好。

  “深圳网球的发源地是罗湖。”罗湖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廖晓介绍,罗湖区从199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网球,建立了深圳第一个网球中心,现在每逢深圳网球的重大赛事,在各区参赛主力中放眼一望,“全是队友,全是从罗湖网球中心培养出去的。”

  廖晓告诉记者,罗湖的居民很爱打网球,网球俱乐部几乎天天“客满”,“经常订不到场子”。他还透露,目前,罗湖区准备筹建专门的网球馆,选址定在罗湖区体育中心西北角,“未来罗湖将会增加6—8片网球场”。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