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万人计划”正式启动实施。这一计划准备用10年左右时间,遴选支持1万名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3个层次7类人才。第一层次100名,为具有冲击诺贝尔奖、成长为世界级科学家潜力的杰出人才。第二层次8000名,为国家科技和产业发展急需紧缺的领军人才,包括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学名师、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第三层次2000名,为35岁以下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
今天,“万人计划”的披露让国人知道,中国实际上是在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可能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得主和其他高级人才。诺贝尔奖得主是否能培养出来,这个问题不仅有趣,而且争论会非常激烈。从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得主的情况来看,几乎没有一位在获奖之前认为自己会得奖,换句话说,但凡抱着获奖的动机进行科研的,没有一个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最有趣的例子是,弗洛伊德自认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且也确实被很多权威专家多次提名,但直至去世他都没有获奖。
个中原因固然与诺贝尔奖评委会的评价有关,但是,弗洛伊德未能获奖也说明,抱着获奖的动机去进行科学研究确实无法获得诺贝尔奖。不过,这并非意味着诺贝尔奖得主不可以培养。因为,换个角度来看,既然科学家是可以培养的,诺贝尔奖得主为何就不能培养呢?这能从几年前美国的一个女科学家是否可以培养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争论和事实中获得某种答案。
2005年2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题为“科学家是培养出来的,而非天生的”的文章指出,女性无论是作为科学家还是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可能培养出来。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法律、医学、兽医学和牙科学领域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不到10%,而药学领域女性不到20%。但是,在今天兽医学和药学方面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女性超过了男性,占2/3,在法律方面女性则与男性等量齐观,获硕士学位者占约50%,医学超过40%,牙医超过1/3。而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学等其他社科领域,女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近些年都有很大幅度上升,美国有一个促进妇女投入科学的网站不再开列1975年以后的女性科学家名单,理由是人数太多了。
由于美国培养的女科学家逐渐增多,参与科学研究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因而取得卓越科研成果的也成比例增多,也就逐渐有了被诺贝尔奖评委会认可并获奖的女科学家。这篇文章的说法尚未淡化,伊丽莎白·布莱克本与其他科学家就一同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如果有意要培养诺贝尔奖得主,也许有可能实现。
但是,培养诺贝尔奖得主还有一个人们可能并未理解的原则,即对事不对人,或既对事又对人。这一点在汤森路透对诺贝尔奖得主的预测中表现出来,他们的预测首先是针对一些广泛认可的重要基础研究和发现,然后再确定该研究和发现的最重要贡献者,以此预测谁能获得年度诺贝尔奖。从2001年到2012年,汤森路透正确预测出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这也意味着,如果只是从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入手并不够,而是要通过科学和客观的分析,了解哪些研究项目是世界前沿的,能对社会和人类做出重要贡献的,并选拔和挖掘这些领域的第一流研究者,才有可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
当然,培养诺贝尔奖得主并非有钱就行,而是需要对科研体制和管理进行彻底的改革。例如,需要零容忍权力寻租、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同时既要研究人员拥有坐冷板的坚守,也需要管理者有耐心的等待。因为,从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看,一项研究结果能获奖一般都需要30-40年的时间。在这方面,或许科研人员更有耐心和执着坚守的精神,最怕的就是管理者没有耐心。如果管理体制还像要求研究人员如评职称和报成果一样频频施以压力,虚假成果、垃圾论文和应时研究就会充斥于科研界,培养诺奖得主也只能是一厢情愿。
(张田勘北京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