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湖南11月2日电 一对湖南农民父子的追梦故事感动无数人:他们默默坚守35年,经过1000多次失败,写了23本油菜花日记,终于培育出了产量高、油质好的优质油菜花,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新华访谈邀您一起走近沈昌健,倾听油菜花开背后的故事。
2013年11月2日上午9时许,新华网一行5人,来到了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杨桥村沈昌健家中。今天下着中雨,天气微凉,在乡间泥泞的羊肠小道上,我们感受着杨桥村深秋的氛围。当时沈昌健还在县城,正在往家中赶,大概等待半小时后,他回到家中,访谈在家里的大堂开始了。
新华网: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您觉得什么是“中国梦”?
沈昌健:我看电视很少,搞油菜忙,一般看电视就看一下新闻,可能对中国梦也没有特别专业的理解。我就认为中国梦,就是让中国的人民强大富裕起来,要达到这个梦想,国家就是要平安、和谐,人民群众平安生活、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的梦想,这就是中国梦。 ]
新华网:那您准备怎么践行“中国梦”?
沈昌健:我就是说接过父亲的遗愿和接力棒,把这个事情搞成功,也是为社会,为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来贡献微薄之力,给他们添砖加瓦,来实现中国梦。
新华网:你们家二代人的坚守,用一个“油菜梦”很好的诠释了普通人如何追寻“中国梦”。那您根据您的经验,给我们大伙儿如何去积极实现“中国梦”一点建议吧。
沈昌健:我一个农民,也没办法给别人提建议,我就说说自己的心里的想法,就是说,希望全社会的人,在和谐的社会里,都要去努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每个人去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