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市民为公交服务打分 分数将影响购买费用

2013年10月30日08:24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市民为公交服务打分 分数将影响购买费用

东莞公交运营体制将迎来新的改革。 梁清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郭杨阳)公交乱涨票价、运行准点率低、服务态度差……东莞公交问题众多,从2010年开始,关于公交体制改革的风已经在东莞吹了3年。日前,记者从东莞市交通局获悉,《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框架方案》已报市委市政府审批,这表明,东莞公交改革方案已进入出台“倒计时”。

  根据这份方案,东莞公交改革将于明年启动,改革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本框架,成立国有控股的公交公司,主导公交线路的运营。为了避免国有公交公司出现“服务差,价格高”的状况,交通部门将对提供公交服务的企业加强服务质量量化考核,保证价格平稳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在量化考核阶段,参与评价的人,除了专家、人大代表外,还将纳入部分市民,而考核结果将与付给服务企业的服务费用挂钩。

  “民营公交企业低票价带来低服务”

  东莞市公共交通经历过了多次改革。从2007年到现在,除了公汽和城巴外,东莞的公交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因为公共交通行业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属性,在市政府的要求下,一直实行低票价策略,但低票价却带来了低服务。

  “政府要求要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导致现有的服务让很多老百姓不满意。”去年8月,市交通局负责人就向媒体表示,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公交,所以让每个镇都设立了公交公司,这在当时确实对加快城乡交流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慢慢也暴露出来很多问题,比如管理成本高、管理混乱等,群众反映强烈,现在已经到了不能不解决的地步。”

  之后,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经过走访调研,酝酿出公交改革方案。2012年,市交通局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对东莞现有的公交体制进行改革的建议,2013年10月9日,东莞市交通局在该局网站贴出《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公交改革大体方案出炉。

  在这次改革之前,东莞公交在姓公还是姓私的问题上,经历了几度轮回。1992年,东莞公交由政府补贴公交公司转向向个体经营户开放;1998年,为了保证服务质量,交通部门不得不收回个体经营的线路权;2007年,公交市场向外地企业开放,东莞公交市场化的大门越打越开。

  市民参与“打分”强化政府监管

  对于改革,有市民担心“不单单服务没有上去,反而把价格弄上去了”。针对市民的担心,东莞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将会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细化行业监管。据悉,该局已经抓紧研究公交企业经营行为和服务质量量化考核方案,把考核结果有望与经营期的授予、服务费用等相挂钩。

  “根据公交运营体制改革框架方案的初步设想,本次改革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基本框架,推动‘决策’、‘管理’、‘运营’、‘评价’四个层次分离,公交运营主体必须严格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并接受管理层的监督和考核。”市交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评价阶段,参与评价的人,除了专家、人大代表外,还将纳入部分市民,而考核结果将与服务费用挂钩。

  市交通局负责人还承诺,下一步将进一步在原有基础上,优化现有线路,让位于松山湖等“冷线”区域的市民,也能便利搭车。

  将妥善制定原公交企业退出经营资产方案

  公交改革正式施行之前,为了降低改革风险,交通部门对公交改革涉及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座谈以及邀请第三方专家学者进行初步评估。2013年10月9日,东莞市交通局在该局网站贴出《东莞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公示显示,经过评估,认定为风险小,可实施且有必要实施。

  公交改革方案全线铺开前,将先进行试点。市交通部门介绍,东莞将成立国有全资公共交通管理公司作为购买公交服务主体和管理机构,选择核心市区、跨镇公交和水乡片区5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中运营层改革的试点。

  其中,成立国有控股公司整合现有跨镇公交资源,统一运营管理,对线路经营期未满提前退出公交经营市场的企业依法给予合理补偿,并依法对从业人员进行妥善分流和安置;通过市场化方式整合水乡片区5镇(中堂、麻涌、道滘、望牛墩、洪梅)公交资源,组建水乡公交公司统一经营。

  在公交企业退出经营补偿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安置问题上,交通部门将在合法合理、财政可承受的原则下,充分考虑各利益群体的补偿诉求,妥善制订公交企业退出经营资产方案。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进公交改革,配套工作方案将达到20个,来确保改革顺利推动。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