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表员正在用红外线抄表器记录电表读数。
■体验深圳供电服务系列报道③
抄表员,是供电企业里最常出现在客户生活中的人,他们做着单调而毫不起眼的工作,日复一日。不少人认为,抄表员的工作最轻松、也最简单。不就是一张纸、一支笔到人家里去记录下用电读数吗?
事实上,由于抄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非常大,且要求精准,抄表员们一点也不轻松。另外,在深圳供电局,抄表员的工作不仅不简单,还挺有科技含量。红外线抄表器、计量自动化远程抄表、网格化滚动抄表模式……近年来,深圳供电局积极探索推进智能电网应用,在抄表的工作环节中也大量应用智能技术,极大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抄表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日前,笔者跟随宝安供电局松岗供电所的抄表员叶建民到松岗创业路楼岗社区抄电表,体验了科技时代抄表员们的一天。
智能设备助力人工抄表滴的一声就搞定
对于以公用变压器为主的居民客户和中小企业而言,走街串巷、上门抄表仍是抄表员们的主要工作方式。那些电表一般都装置在比较高的位置,因此抄表员要随身携带梯子。在楼岗社区门口的一块电表旁,只见抄表员叶建民登上梯子,从工具包里拿出抄表器,对准电表的红外端口,滴的一声,电量读数已经显示在抄表器屏幕上。
说是“抄”电表,事实上,一张纸一支笔的抄表时代不久将成为过去式。据叶建民介绍,深圳已有不少电表配备了与抄表器匹配的红外端口,只需感应一下,所有的数据都会自动存入读表器,回到办公室几分钟就能把所有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储存,既方便、也准确。这样一来,人工抄表的效率比以往提高了好几倍。
但是,目前还有不少电表没有配备红外端口,仍需要抄表员手工抄表。例如,楼岗社区就还有400多块电表需要手工抄表,叶建民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数字都记录下来。据他介绍,通常都是早上7时到办公室、8时到现场、一直干到下午三四点。“只有短时间抄完所有电表,才能计算清楚这块区域的损耗,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电力供应情况。”为此,抄表员常常顾不上吃中午饭。
实施滚动抄表12人的活儿6人就可完成
除了陆续配备先进的红外设备,人工抄表的工作模式也比以往有了改进。
据松岗供电所核收班负责人蔡文果介绍,以前,他们实行的是集中抄表模式,12名抄表员在每月的1—8日集中抄表,每位抄表员固定负责完成一定区域的抄表任务,随后就是上报异常、集中向欠费客户派发催费通知单、停电催费等。这种模式周期短,造成客户集中排队交费等问题的出现。今年3月起,按照深圳供电局统一部署,该所实行滚动抄表模式,将整个片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抄表员每天统一到其中一个“网格”抄表,完成任务之后再集体转战其他“网格”,并将抄表时间由原来的1—8日调整为1—20日。这样,突破了原来的“集中抄表、集中交费、集中催费、集中异常处理、集中停电”的模式,每月抄表时间延长至1—20号,抄表人员也由12人精简到6人;其他6名抄表员则可以独立出来,专门负责催收工作,实现了抄、核、收三分离。由于抄表周期被延长,使各项工作得以均衡化,工作效率也大为提高。
但实施滚动抄表后,抄表员不像之前那么熟悉区域抄表路线。为解决这一问题,深圳供电局又探索出“抄表路径可视化”方法,为抄表员配备抄表图纸,每张图纸上都标注了该片区内所有变压器的位置、周边有标志性的参照物以及抄表的最优路径。据悉,未来,可视化抄表图纸还有望导入手持终端设备,让抄表员在GPS导航的指引下,顺利完成抄表任务。
远程抄表显威85%电量计数鼠标一点即可完成
另外,据蔡文果介绍,借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抄表员对深圳大企业的抄表工作已变得比较轻松。目前,供电部门已对绝大多数用电量大的企业实行智能化管理。以松岗供电所为例,其辖区内5640多台10千伏等级变压器中,九成以上安装了智能电表和计量自动化负控装置,通过轻点鼠标,就能在电脑上实时监测到客户的用电信息,实现远程抄表。
在松岗供电所办公室,蔡文果打开电脑,点开计量自动化系统。笔者看到屏幕左边的一栏罗列着辖区内的各个变电站,每个变电站下的下拉菜单,则显示着各个企业的电表运转情况,可以看到每块企业电表的峰、平、谷用电数据以及资产编号、终端状态等信息。蔡文果说,这套远程抄表系统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实现远程抄表,而且数据每15分钟更新一次。一旦某家企业专用电表和负控电表上的用电量相差达到5%,就表明该企业用电异常,用电稽查部门会立即赶赴现场核查,大大保障了电网的安全运行。
据介绍,松岗供电所辖区96%的专用变电器客户都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远程抄表功能。针对居民家使用的电表,该供电所也在试点推广通过低压集中抄表的方式实现远程抄表,即在一个片区安装若干个集中器。目前松岗片区有4100多户居民电表通过集中器进行远程抄表。综合测算,整个松岗片区所有专用变压器和公用变压器客户中,总计有85%的电量都可以通过远程抄表这种自动化的方式抄录,抄表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得以大大提高。
文/图:邓翔 林志冬 陈洁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