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重庆三峡水库管理局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引进各类资金812亿元,为移民安置和库区自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三峡后续规划实施和重庆主体功能区划分,库区已经迈入生态涵养发展的新阶段。
据了解,在近日举行的“深化三峡重庆库区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三峡办有关负责人透露,三峡工程启动建设20年来,有关省区市和部门单位,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全方位地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16个省、直辖市以及南京、广州等7个大城市,共为重庆库区引进各类资金812亿元,援建希望学校445所和一大批交通、通讯、医疗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设施,帮助培训各类专业人才、移民致富带头人2.2万人次。对口支援工作也由最初的“输血”向帮助“造血”、开展经济协作转型,带动移民致富和库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下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支持建设与现代化水利枢纽相匹配的现代化库区。
重庆市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三峡库区工作重心已经实现由移民安置向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变。三峡后续规划正加紧实施,重庆市最近又启动“五大功能区”战略,将三峡重庆库区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更加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为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提供了有力保障。记者 张桂林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