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一家企业盖厂房的"评审评估"之旅:桩儿还没打 136万就没了

2013年10月25日20:14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一家企业盖厂房的"评审评估"之旅:桩儿还没打 136万就没了

  “桩儿还没打,136万就没了!”——一家企业盖厂房的“评审评估”之旅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黄安琪)“项目总耗时7个多月,评审评估占了一半,桩儿还没打,136万就没了!”沿海地区一家企业的基建主管唐先生谈起盖厂房的“评审评估”之路,感慨万千:现在政府进行行政审批改革,速度快了,收费也少了,但“隐性审批”却越来越多,不仅收费高,而且久拖不决。

  这家企业打算新建一个近12万平方米的厂房。据了解,该项目一共涉及8个评审评估项目,分别是节能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检测、施工图审查和规划验线。

  “其中,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期限最长,耗时65天。”唐先生表示,“在职业病危害评价方面,能有此资质的单位都是卫生部批准的,特别是涉及放射性评价的,一个城市可能只有一家,所以他们的工作量很大,很多项目都要排队。而从费用来看,审图环节最贵,为53万元。”

  “目前政府的行政审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时间缩短,也多为免费项目。但评审评估却越来越多,基本上每年都会有新的政策和规定出来。”唐先生表示。

  对于评审评估项目的增加,唐先生表示理解。“新闻上也经常听说一些省市桥梁坍塌,为了防止事故发生,评审评估前置或者更为严格是合理的。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说,目前的评审评估项目占用时间太长,费用太高,厂房还没投入使用,还不产生效益,前期就要投入一百多万,真是令人头疼。”唐先生表示。

  采访中,不少企业反映,一些评估评审已成“隐性审批”,甚至“比行政审批还厉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主表示:“评审评估不受行政审批时限限制,环评做半年也是企业的事情,付一百万也是企业付。虽然政府审批少了,但企业需要做的审批项目多了,看似‘减负’实则‘加码’。”

  上海市审改办副主任、监察局局长顾国林表示,如果一个人要投资建立一家企业,需要经过多项评审评估。要是没有这些评估,政府是不予受理的。围绕投资项目的评估就有27项,而且每一项评估都不是免费的。

  华东政法大学行政法学教授沈福俊表示,政府通过第三方评审评估来了解企业或建设项目是否会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损害是非常必要的,但应考虑如何确保这些评审评估机构的公正性,如何提高评审评估环节的效率,如何设立“制度防火墙”阻断政府和这些机构可能存在的利益输送渠道,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就可能损害了企业的权利,抑制了企业的积极性。

  沈福俊认为,评审评估机构和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存有关联:一方面这些评审评估都是政府要求的;另一方面,评审评估机构都要有资质,而资质又是政府颁发的。“有些评审评估单位可能就是政府下属的一个事业单位,这就容易形成利益关系。要斩断这样那样的牵连,做到真正剥离,还需制度设计。”沈福俊说。

  不少专家表示,政府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简政放权,在评审评估方面还有很大空间。沈福俊说,政府应对评审评估机构进行专项管理,如对评审评估费用进行审计,“对评估机构本身也要进行评估,定期评议这些评估是否合理,做到及时清理和规范。”

  此外,也有部分企业主提议,目前评审评估费用较高,既然是为了公众利益,是否可以适当减免或由政府承担一部分。“还没开工,就花了这么多钱,当然要想尽办法使项目上马,这也可能导致一些企业‘走弯路’,给政府行政审批埋下腐败隐患。”沈福俊说。

  据悉,在评审评估方面,上海已在产业项目上进行试点改革。据上海市监察局副局长施涛介绍,目前改革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同步评估,缩短时间;二是分类评估,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三是区域评估。

  “比如在雷电风险评估方面,上海在特定的区域里推行区域评估,即在某一区域,除特殊建筑外,一家企业的评估结果可适用于其他企业,不用重复评估。”施涛表示,“这个方法以前在世博园区内试过,那时建立外国馆时间紧迫,来不及一家家评估。我们正在探索,既要监管好,又要提供便利,还不能让第三方变相收费。”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