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屈臣氏桶装水菌落总数超标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屈臣氏方面给媒体发出的回应称:抽检同一批次样本并未发现异常。然而,该事件并未就此平息。有业内人士质疑称,蒸馏法的耗能要明显高于反渗透法,蒸馏水这种技术仍存在并不合理。
蒸馏水被指生产耗能大
屈臣氏是行业中最具规模的蒸馏水制造商,一提到蒸馏水,很多人的脑海中第一时间冒出的是“屈臣氏”三个字。
据了解,蒸馏水其实是纯净水。按照GB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的规定,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水源,采用蒸馏法、去离子法或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的,密封于容器中,不含任何添加物,可直接饮用的水都叫纯净水。
蒸馏水有着严密的生产过程:首先经过沙滤、活性炭过滤、微滤及软化等多重过滤以去除水中杂质及重金属,然后将水体高温蒸馏至105摄氏度。高温的水蒸气再被送到集蒸发和冷凝于一身的核心,经过热能交换,使水温冷却。而处理水蒸发后剩余的离质和气体会在蒸馏镇底部排出,剩下的便是清纯的纯净水。
然而,一位在饮用水行业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却向媒体指出,在反渗透法生产的纯净水已经十分纯的基础上,没有必要再使用更耗能的蒸馏法生产纯净水。“国际市场已经很少用蒸馏技术,如新加坡并不允许蒸馏水进入小学校园。”该人士说。
据了解,反渗透法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援助开发的净水系统。有资料显示,反渗透法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心转向反渗透法。
是否有害健康起争议
除了指控蒸馏水的生产耗能大,业内人士还称蒸馏技术有对人体带来健康隐患的风险。据其介绍,自来水水源中所含极微量的氰化物、挥发酚,这两种有害物质在蒸馏过程中会挥发出来。
该业内人士表示,用反渗透法生产,不会增加氰化物、挥发酚这两种物质的含量,但用蒸馏法生产则会浓缩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对此,有水企负责人表示,纯净水国标中已经对氰化物和挥发酚指标作出限量要求,只要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都是安全的。
蒸馏技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对此,广东省瓶装饮用水协会会长罗坦表示,自来水中氰化物和挥发酚的含量极为微小,根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也认为,自来水中的氰化物、挥发酚一般不会超标,如果超标,除非剂量极大,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桶装水细菌数量超标,蒸馏水蒸馏技术被质疑,老百姓身边的饮用水,究竟该如何放心选购?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建议,最放心的水还是自来水。在他看来,自来水是由国家进行质量控制,在出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达到饮用标准。由于自来水出厂之后会加入大量的氯气防止二次污染,因此自来水到了家庭里就不能直接饮用,一定要烧开再喝。
朱毅也认为,即使是质量较好的瓶装桶装饮用水,放置时间太长也容易滋生细菌,还是应该多喝自己家里烧开的自来水。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说,自来水安全又便宜,喝白开水是最环保、最健康的选择。"
南方日报记者 赵兵辉 实习生 吴威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