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南婷、关桂峰)连锁酒店的信息系统存在漏洞,近日致使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可被任意查询。事实上,公民信息遭如此大规模泄露并非首次。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自2009年以来,重大公众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涉及医疗、保险、房产、招聘、社交、购物、第三方支付等领域,尤其是网上非法交易个人信息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
2009年,开心网曾因为自身安全漏洞,导致大量用户信息泄露。
2011年12月21日,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CSDN上600万用户资料被公开。22日,疑似人人、开心、多玩、7k7k、178游戏、嘟嘟牛等网站用户信息被黑客公布,涉及用户资料近5000万份。
2011年以来,先后发生淘宝、京东商城、当当网、美团等购物网站用户账号被盗、余额被窃事件。
2012年以来,先后多家快递公司被曝快递员倒卖快递单。
2013年2月,中国人寿个人信息泄露,80万份保单可上网任意查。
除上述事件之外,记者还常常接到一些市民反映:刚买了车就有保险公司打电话推销保险;生完孩子没多久就有人要推销奶粉、做胎毛笔;刚在一家中介门店登记要买房,一天就会接到多个咨询、推销的陌生电话;在求职网站发布简历,却被“转嫁”到了婚介所;高考落榜,接到各类不知名院校的招生电话……
记者采访了解到,房产中介、医院、通信等行业从业人员往往有机会接触、掌握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然有内部系统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查询规范、查询电子信息备案及保护工作意见等,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企业管理、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存在泄密漏洞。因此,这些行业成为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灾区”。
专家介绍,一些能接触到公民信息的个人在网络上通过专门的地下黑客论坛或QQ群从事相关交易,多次销售给不同的人,获利巨大。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手段盗取个人信息后,可以直接侵入别人账号、邮箱而获取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打包销售。购买者主要用于网络推销、电信垃圾广告、电商垃圾邮件、诈骗钱财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