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呼吸带的致癌物——537万辆“小烟囱”排放了什么?

2013年10月22日10:28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呼吸带的致癌物——537万辆“小烟囱”排放了什么?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倪元锦)截至2013年8月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37万,“看得见”的拥堵饱受诟病,“看不见”的排污常被无视。“拥堵—怠速—超额排污”的链条背后,是处于呼吸带高度的100余种致癌物。

  据了解,北京市机动车每年消耗燃油700多万吨,含汽油400多万吨、车用柴油200多万吨;年排放污染物总量约90万吨,含碳氢化合物7.7万吨,氮氧化物8万多吨。

  “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已被证实能致癌的物质100多种。”北京市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李昆生强调,“更为严重的是,机动车排放属低空污染,处于呼吸带上,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加直接”。

  北京市环保局PM2.5来源分析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率为22.2%,仅次于区域传输的24.5%,排位第二;若仅测算北京本地的PM2.5排放源,机动车尾气的贡献率超过1/3。

  近年来,为加大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力度,北京市不断加严新车排放标准、加强在用车排放监管、逐步改善油品质量、加大老旧车淘汰,全面治理机动车排放污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机动车总量增长过快,使用强度过大,使机动车污染减排效果大打折扣。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北京大气污染治理体现在机动车方面,“减排是第一位的”,而车速和减排有很大关系。

  国内外专家一致论证,车速在60公里/小时左右排放最低,低于20-30公里时速,尾气污染物排放会高出至少3倍。减少出行、错峰出行,来缓解拥堵,方能带来环境效益。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