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 林红梅、樊曦)21日,一个在码头上干了40多年的工人,走上了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的领导岗位。他就是许振超,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走上全总副主席领导岗位的普通工人。
当公布选举结果时,京西宾馆的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许振超的眼睛湿润了。
许振超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只上了1年半初中的他,后来到青岛港当了码头工人。上世纪80年代,许振超被选为公司第一批桥吊司机时懵了:桥吊的图纸有厚厚的100多张,全部是英文的,不要说开了,连看他都看不懂。
这批属于“文革”“老三届”的群体,受教育少,年龄偏大,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国家下岗再就业的“特困户”。但许振超不但没有下岗,而且成为世界一流的“技术专家”。
别人打扑克、下象棋时,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许振超在日记中写道:“悟性在脚下,路由自己找。”凭着这种韧劲,他攻克了英文关和技术关,迈进了技术主管的行列。他苦练技术,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刘洋神绳”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人工作品牌。
依靠这些绝活,他带领团队先后八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国际航运公司的巨轮纷纷靠港青岛港,“振超效率”名扬海外,至今仍领跑世界集装箱行业的作业效率。
“我们创造了世界纪录,用事实证明,中国的码头工人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干的,我们也能干,别人不能干的,我们照样能干!”许振超成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志气和豪气,激励着广大工人岗位成才。“振超名言”在全国广为传颂:
“一个人可以没文凭,但不可以没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岗位可以成就事业。”
“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
作为工会十六大代表,他曾在不同场合大声疾呼:“工会干部就应该在职工当中,知道职工想什么,做什么,怕什么,反感什么,才能为职工排忧解难。”
“今天我的当选,是国家对工人群体人生价值的认可。”许振超对记者说,“作为一名工人,我感到非常光荣。”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