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莹莹以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夺冠,轻松撞线,优势明显。本版图片/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男子前三名,冠军托拉(中)、亚军基普洛浦、季军鲁诺·丹尼尔(右),均打破赛会纪录。
新京报讯 (记者范遥)在一个难得的晴朗秋日中,2013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落下帷幕,埃塞俄比亚选手托拉以2小时7分16秒的成绩获得男子组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名选手均打破了尘封27年之久的赛会纪录。
在女子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莹莹以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夺魁,自1992年以来,中国女将从未丢掉这项赛事的冠军,迄今已经22连冠。
男子组
前三名均破纪录
令人担心的雾霾和低温并未到来,3万名参赛选手迎来一个清爽的秋日,比赛于上午8点正式鸣枪,因为人数太多,所有选手通过起跑线就花费了15分钟。
最受关注的男子全程比赛中,来自非洲的几名选手自天安门出发后就始终保持领先,一路经过长安街、月坛北街、昆玉河畔、中关村等地,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选手托拉以2小时7分16秒的成绩率先冲过设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终点。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自1981年创办以来已经举行到第33届。男子比赛的赛会纪录是由日本选手儿玉泰介在1986年创造的2小时7分35秒,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曾在1988年跑出过同样的成绩。托拉此番的夺冠成绩将赛会纪录提高了19秒,值得一提的是,亚军基普洛浦和季军鲁诺·丹尼尔的成绩也超过了原赛会纪录,一系列好成绩给北京马拉松的33周年庆典画上了圆满句号。
首次来京参赛的托拉在夺冠后非常兴奋,“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是我特别大的遗憾,感谢组委会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中国创造了新的赛会纪录,我希望明年还能来到这里。”
女子组
张莹莹轻松折桂
在女子组比赛中,张莹莹跑得非常自信,中途便开始领跑,最后阶段更是一骑绝尘,击败了多名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好手,以2小时31分19秒的成绩夺冠,延续了中国选手自1992年以来在北京马拉松女子项目上的连胜纪录。
22岁的张莹莹出道非常早,也是北京马拉松赛的常客,2006年就曾获得北马半程冠军,2007年又在北马全程比赛中获得亚军。
个人最好成绩为2小时22分38秒的张莹莹在赛后说:“比赛最后阶段,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领跑,如果有人跟着的话,可能成绩还会再好一些。”谈到天气,张莹莹也是连连称赞,“太适合跑马拉松了,特别容易出好的成绩。”
北京马拉松赛自1989年开始设立女子组赛事,迄今为止的25届比赛中,中国选手夺取了23次冠军,朝鲜选手文敬爱和英国选手黛博拉夺走了第一届比赛和第三届比赛的冠军,其余冠军均被中国选手摘得,包括王军霞、艾冬梅、孙英杰、白雪、魏亚楠等名将都曾在这一赛事中登顶,孙英杰曾连夺三冠,她也是夺得北马冠军次数最多的女选手。
■ 追星
孙英杰“复出”就图个乐和
参加业余组比赛,表示有重返职业赛场的打算
新京报讯 (记者范遥)曾经三夺北京马拉松赛冠军的孙英杰,悄悄站在3万名参赛选手的中间,这次她只是参加半程比赛,最终以1小时42分的普通成绩完赛。
昨晨,孙英杰和丈夫汪成荣一同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虽然为这次比赛准备了两个多月,但和驰骋赛场的当年相比,现在的孙英杰胖了不少,衣着打扮也不专业,远远望去更像一名跑步爱好者。说到预计目标,孙英杰还有些不好意思,“这次我是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去跑,对成绩没有要求,重在参与,能在5个小时内跑下来就行。”
2003年到2005年,孙英杰连夺三次北马冠军,迄今还保持着2小时19分39秒的女子组赛会纪录。重回跑道,孙英杰解释说,完全是因为喜欢跑马拉松,“对北马这条赛道我非常熟悉。也非常热爱,我特别喜欢跑步,也愿意把跑步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孙英杰透露,此后她还会参加11月份的杭州马拉松赛。过两年,她还会带儿子参加北京马拉松的亲子跑。“我心里确实有重新参加职业马拉松赛的打算,但这个计划要走一步看一步,要根据我的身体状态来定,目前来看,我只能跑健康长跑。”孙英杰说。
■ 对话
季军得主:北京的天气很好
为了提升北京马拉松赛的整体速度,赛事组委会在今年特别推出了“精英跑者计划”,还邀请了多位国际长跑好手,在好天气的配合下,男子组前三名同时刷新了赛会纪录。赛前,赛事指定用水供应商舒达源的特邀选手鲁诺·丹尼尔被视为夺冠大热门,他最终以2小时7分20秒的成绩夺得季军,和冠军的差距只有4秒,和亚军的差距更是区区1秒。赛后,鲁诺·丹尼尔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他对比赛成绩感到满意,称赞“北京的天气很好”。
新京报:只差几秒钟没能夺冠,是不是有些遗憾?
鲁诺·丹尼尔:没能拿到冠军,主要是因为我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跑错了路,耽误了一点时间,但季军的成绩也不错,成绩还是比我预期的要好一些。另外我还打破了原来的赛会纪录,所以就算没夺得第一名,也不是不可原谅的。
新京报:你在孟买、多伦多都参加过马拉松赛,对北京的感觉怎么样?
鲁诺·丹尼尔:坦白说,我对北京的感觉真的很好,比赛过程中,我路过很多美妙的景点,能感受到这是一个漂亮的城市。可惜我是来参加比赛的,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看沿途的景色,而且我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酒店,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逛一逛。我认为北京马拉松是一项非常不错的赛事,配套设施和沿途服务都非常好。
新京报:你对北京的天气怎么看?
鲁诺·丹尼尔:来这里之前,我也听说了北京的空气不大好,但我没有看到它差的一面。尤其是比赛期间,天气真的很不错,应该说这样的好天气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的训练水平得到了发挥,对我的成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京报:作为一名比赛经验非常丰富的选手,你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临场经验吗?
鲁诺·丹尼尔:比赛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合理分配体能,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比赛。其次是科学补水,这能够中和人体运动时产生的乳酸,维持人体的电解质平衡。这次比赛的途中,我就在不断补水,应该说确实有利于体能的快速恢复,获得了一次有质量的奔跑。
专题采写 新京报记者 范遥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