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

 潜心实业厚积薄发 创新驱动提质增效 

柳州传统产业“夕阳”变“朝阳”

2013年10月17日05:07    来源: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本报柳州10月16日电  (记者王明浩、庞革平、谢振华、王云娜)车市“微增长”,柳州汽车产业却“逆势飞驰”:今年前8个月,实现产值883亿元,创历史新高。上汽通用五菱整车销量连续5年跨过百万大关,全年150万辆销售目标有望提前完成,令人刮目相看。

  不单汽车业。今年以来,广西柳州钢铁、机械等传统行业,纷纷回暖,持续给力。以此为依托,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柳州制造”不衰反强,“工业柳州”不衰反壮。1—8月,柳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397.9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连续3个月稳步回升。

  柳州是我国西南工业重镇。多年“摔打”,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撑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7%。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迁,“工业柳州”遭遇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三个“当家花旦”结构单一,重化特征明显,政策、市场一“咳嗽”,柳州经济便“感冒”。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传统产业遭遇挑战。“造一辆车就赚几千块,何不搞来钱快的?”对潜心实体经济、做强传统产业,柳州也有过不同声音,但市领导不为所动,“传统与新兴是相对的,只要咬定不放松并坚持创新,传统也能变新兴,‘夕阳’也能变‘朝阳’。”市委书记郑俊康说。

  “这种钢板只有0.2毫米厚,跟一张纸差不多。”在柳钢冷轧厂车间,经过连轧、退火、平整等工序后,一张张超薄钢板走下生产线,随即裁割装箱,发往广东等地。厂长梁民勤自豪地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产超薄钢材,市场走俏。钢铁业愁云惨淡中,1—8月柳钢主营业务仍赚5724万元,成为行业里的“少数”。

  对传统产业,柳州致力于“改造提升”,并利用市场倒逼结构调整。市里在技改上“舍得花钱”。从2006年起,每年拿出4500万元支持工业技术改造。截至2012年底,企业更新改造投资已达761亿元,年均增速50%左右。

  推进“两化融合”,为传统产业插上“翅膀”。柳州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用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产业。上汽通用五菱建立工厂业务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无缝整合各分厂和车间的信息数据,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按照国际汽车工业的通行标准,一款汽车从设计冻结到量产车下线周期为12—16个月,上汽通用五菱已把这个周期改写为8—12个月。

  传统产业“夕阳”变“朝阳”,科技创新是“核动力”。“十二五”以来,柳州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服务力度,获国家863计划等立项支持近亿元。受此带动,企业投入基础研发资金超70亿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已超工业产值的1/3。柳工构建包括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在内的技术开发体系,参与制定并发布国家标准59项,产品覆盖100多个国家。

  柳州“咬”住实业不放松,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工业总量一直列广西各市之首。市长肖文荪说,柳州正全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工业再上新台阶”三年计划,力争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迈上6000亿元台阶,让柳州发展的“实体之根”更强壮。


  《 人民日报 》( 2013年10月17日 01 版)
分享到:
(责编:刘军涛)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