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遁庐”丢了身份证 文物建筑成大杂院

2013年10月16日09:14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遁庐”丢了身份证 文物建筑成大杂院

变成大杂院的“遁庐”(广东“民声热线”供图)。

  “文保”的牌子遗失 市文保部门要求整改

  原本优雅的民国建筑庭院内堆放着大量垃圾、杂物,衣服杂乱无章地晒在院中……位于海珠区的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遁庐”不仅惨变大杂院,竟然连“文物保护”的牌子丢了,都没人知道。

  昨日,广东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广州市文保部门表示已下发通知让其立即整改,并坦承有责任,要加强巡查。方健宏批评市文保单位未尽到对文化遗产保护、监管的责任。

  此外,方健宏透露,对于无法列入文保单位的名人故居、历史建筑,将会同相关部门尽快拿出符合实际且比较有力的保护措施。

  海珠区同福西路龙导新街不长,却集中了6座建于150年前的大屋。在龙导新街的尽头,门上镶着“遁庐”二字的一栋大屋看上去格外华美,它的门外两面墙上镶满了意大利出品的蓝绿色琉璃砖。

  步入庭院大门,是一块高至顶部、具有岭南特色的雕花屏风,穿过屏风是一个大花园,然后就是2层高的主楼。主楼糅合了中西式风格,罗马柱加中式雕花。

  民国初年,一个逃婚的浙江富商,带着自己意中人来到这里,他按照当时最奢华的建筑标准给自己修建了一座“世外桃源”。

  2002年“遁庐”被广州市登记为保护文物单位。如今,记者来到“遁庐”,眼前的杂乱景象让人大吃一惊:庭院门口放着大量杂物和垃圾,屏风被挡住大半,花园左边的水池被水泥堵住,右边的植物被杂物堆压,外来租客的衣物杂乱无章地在院子里晒着,将院落的精致切割得支离破碎,甚至连“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也不知所终。

  “牌子丢失的背后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问题,业主没有尽到责任,文物部门监管、指导、检查也没有尽到责任。”方健宏表示,“已经是文物保护单位,主要责任应该在我们文化部门”。

  (记者汤南 通讯员陈燕舒)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