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辆来回穿梭整治盐湖,植树工人专心致志绿化山坡”,走进运城南山生态智慧城项目建设现场,一股争先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不仅在南山,记者在运城采访的10多天里,运城市各县(市、区)、开发区都能看到项目建设奋勇争先、竞相发展的场面。
据了解,狠抓项目建设、推进转型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河东、大美运城”是运城市工作的重头戏。该市今年共实施省、市重点项目267项,目前完成投资717.6亿元,在山西省排名第二。采访中,我们发现,运城干部群众矢志作为的活力与激情,主要源于市委积极探索科学的干部选任机制、助推转型跨越发展的创新实践。
在知情层扩大民主,选民意真实的干部。运城市探索实施了“三推两验证”的干部选任方法,发扬民主又坚持党委领导把关,依靠群众但不唯票取人,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三推”就是对县(市、区)长、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关键岗位干部,实行三轮推荐。第一轮在年终考核适时进行非定向民主推荐,确定正处级领导干部初步人选;第二轮待有职数空缺时,在市委全委会扩大会议上进行大会遴选民主推荐,差额提出人选;第三轮在市四套班子成员和县(市、区)委书记中进行署名推荐。
在“三轮推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两次验证”,第一次是与平时的工作表现、组织部门掌握了解的情况进行验证;第二次是根据本人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情况以及所领导单位、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情况,进行实绩验证。今年选配的临猗、芮城2个县长和20名市直单位正处级干部,就是这样产生的。
科学考核评干部,凭实绩用干部。运城市委书记王茂设一直强调,要牢固地树立“能干事的有舞台、想干事的有平台、干好了的有地位、干不好的让位置”的用人导向。为了能够科学评价干部,运城市不断完善考核办法,从“面面俱到”到“鲜明导向”,从“领导评议”到“多方评价”,从“年终考核”到“动态考核”,不断完善“大美运城”的科学考评体系。干部调整中,考核实绩发挥了巨大作用。上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四个县(市)的干部都得到了大力提拔重用。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平陆,考核排名全市第二,有8名干部得到提拔。
“干部要从一线来,干部要到一线去”。运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振亮说,组织部门一贯坚持开门了解干部,出门检验干部,注重在转型跨越的主战场,在项目建设的第一线选拔干部、考验干部、锻炼干部。该市今年调整的新任职干部中,有60%都来自县(市、区)基层一线。运城市民政局局长李百选,由原绛县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提任新岗位后,激动地说,“我在县里已经工作了13年,今年都52岁了,没想到组织上还会安排我担任民政局局长这样非常重要的岗位。”
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激发干部队伍活力。运城市十分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创新完善了中心组学习、主体班次、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基地培训、在线学习、自主选学“七位一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能力大提升推动经济大发展。“深深感到时不我待、形势逼人,通过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点燃了激情,我将把学习效果转化释放为推动发展的最大‘正能量’。”垣曲县委副书记尚玉良参加完岗前培训后这样写道。
运城市委书记王茂设介绍情况时说,我们要坚持用好的机制选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决不简单对待干部民主,正确处理发扬民主与坚持党要管党之间的关系,防止简单以票取人;决不简单对待任职条件,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防止论资排辈;决不简单对待竞争性选拔,科学设置资格条件,防止唯考取人;决不简单对待干部考核,完善综合评价体系,防止唯GDP论英雄。
干部队伍的活力点燃了经济发展的生机。运城市主要经济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局面复杂的大背景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前三季度,运城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以64.2%和23.3%的速度高速增长;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以15.1%、14.5%、11.9%、11%、12%的速度快速增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