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陈骁鹏、通讯员戴瑞睿:记者14日从深圳前海管理局获悉,目前,深圳市政府正式批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地名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前海深港合作区片区名称、道路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和立交桥名称的命名方案。
《规划》显示,前海深港合作区三大片区名称分别命名为:桂湾、前湾、妈湾。道路名称分等级命名,高快速路名称服从既有规划,纵向主次干道名称体现前海现代化滨海城区特色,如怡海大道、梦海大道、听海大道、临海大道。横向主次干道名称,则体现前海国际化城区特色,如桂湾一路、桂湾二路等;鉴于支路网的不确定性,《规划》采用地名单元形式对支路名称提出了命名指引。
《规划》明确,前海深港合作区自然地理实体主要包括水廊道和滨海休闲带,根据其功能及区位,水廊道分别命名为双界公园、桂湾公园、前湾公园;滨海休闲带命名为前海湾滨海公园。前海深港合作区共有6座立交桥,按照东西向道路专名在前、南北向道路专名在后的命名原则,分别命名为宝安南坪立交桥、深南月亮湾立交桥、滨海月亮湾立交桥、沿江月亮湾立交桥、兴海月亮湾立交桥和妈湾月亮湾立交桥。
“《规划》从地名文化视角展示了前海深港合作区的城市发展特质、地域特点和时代特色。”深圳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规划》借鉴了国内外先进城市地名命名经验,以打造前海地名名片、体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定位国际化,以数字化命名与特色命名相结合的,形成了文化内涵丰富,层次清晰、简洁明了、易记好找、特色鲜明的地名网络系统。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