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中国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2013年10月15日08:45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国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

  10月18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第二届雅居乐富春山居特约“中国新经济力量论坛”将于广州举行。今年的论坛众“星”云集,除了此前已经曝光的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还有众多经济学界的明星级专家也出席。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就是其中之一。向松祚早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对国际汇率及人民币汇率政策等经济问题有很深造诣。值得一提的是,向松祚还是蒙代尔教授的学生,本次论坛上他也将与蒙代尔为观众贡献一场高端对话。

  日前,向松祚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就当前中国会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问题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

  债务与GDP之比超过200%不会导致金融危机

  近来,学术界关于中国将爆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的警告此起彼伏。中国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给予否定的回答。不过,他提醒,虽然我国不会爆发大规模系统性金融危机,却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和低估金融风险,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自我陶醉,高枕无忧。

  截至2012年底,我国经济体系负债总规模约为105万亿元,与GDP之比约为200%。从债务人角度看,其中非金融公司负债约为64万亿元,中央政府负债约为15万亿元,地方政府负债约为16万亿元,家庭个人负债11万亿元。负债总规模剧增主要源自2008年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之后。

  那么,债务规模达到GDP200%以上是否就会爆发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在向松祚看来,债务危机爆发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债务人偿债能力急剧下降导致大规模违约;二是债务人偿债能力下降和违约风险上升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升,债务人无力借新还旧,被迫抛售资产,资产价值大幅缩水,诱发金融危机。

  他认为,根据上述两个机制,我国债务与GDP之比超过200%,本身并不会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原因有二:一是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负债水平相比,我国债务总规模和债务率不算高。二是尽管我国家庭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16%上升到2012年的31%。占家庭可支配收入之比从2003年的26%上升到2012年的52%。

  此外,该比例不仅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近80%)、韩国(76%)和亚洲平均水平(扣除日本后为53%)。而我国家庭债务绝大部分是住房按揭贷款,按揭贷款首付比例平均超过20%,按揭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质量最好的资产,加上我国居民储蓄非常高(近44万亿元),即使考虑房地产价格下降因素,亦不会出现美国式的“次贷危机”。当然,部分地区和家庭会出现违约、按揭断供和负资产,这是正常现象,不能算系统性金融危机。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难冲击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济体系负债的债务人中,地方政府债务总规模大约为16万亿元。

  根据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投向,60%投向市政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20%投向竞争性产业项目,20%投向公益性项目。大约80%地方政府负债具有抵押和质押,相对风险较小,相对可控。20%左右的负债资金投向公益性项目,必须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偿还,风险相对较高。

  假设有超过1/3的地方政府债务出现违约、形成银行不良贷款和债务拖欠,会不会演变成“中国式的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呢?向松祚仍然认为不会。

  其理由是,即使按照最高估计,我国地方债务总额亦不到GDP的50%。2013年年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占GDP比例已接近50%,IMF使用的是宽口径估算数据。市场人士对地方债务规模的最高估计是23万亿元,也不到GDP的50%。从国际比较看,负债规模还没有达到危险水平,尽管已经非常接近。

  其次,地方政府总体偿债能力还比较强。截至2013年一季度,地方国有企业的股权价值共计约13万亿元。假定地方政府平均拥有40%的股权,股权价值就超过5万亿元。此外地方政府还拥有大量土地储备,即使不考虑其他融资渠道,地方政府仍然拥有较强的偿债能力。但要防止个别地方政府的债务违约诱发区域性金融动荡或金融危机。

  备受关注的是,西方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热钱流入,加剧了中国经济过分扩张的倾向,并使得一些资产泡沫的特征出现。而即将到来的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汇率已经出现急剧贬值、资金外逃、外汇储备急速下降等现象,中国经济能否抵挡住上述冲击?

  向松祚认为,部分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关键还是自身的经济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一是经济竞争力较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逆差”或“一顺差一逆差”,外汇储备不足,难以抵御国际投机资金的冲击;二是外债负担沉重,尤其是短期外债过多,一旦出口下降,汇率贬值,极容易爆发债务危机甚至演变为国家破产,需要寻求外部救助;三是对资本账户缺乏有效和必要的管理与控制,或者在本国经济金融体系不够强健的条件下,贸然实施资本账户自由兑换。

  由此观察,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冲击非常有限,中国不会因此爆发金融危机。

  龙金光 严巧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