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时政>>滚动新闻

盐田海山:“四轮驱动”打造平安和谐街道

2013年10月15日08:29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盐田海山:“四轮驱动”打造平安和谐街道

图为盐田区海山街道群防群治力量对辖区明斯克航母景区进行巡逻。

  海山,位于深圳市盐田区中心:面积仅5.52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为2:5。这里老旧小区多;城中村等治安防范薄弱区域广;工厂企业多且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全区60%外来劳务工生活在这里。

  “在行政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到平安和谐建设中来!”海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黄哲指出。

  记者了解到,自2005年5月以来,海山街道就开始大踏步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近几年又不断充实丰富其内涵,以“四轮驱动”打造“平安和谐型”街道,社会成效日渐凸显:

  依托成立十年、盐田区首个群防群治组织——海山群防群治协会,将协会效应和居民热心结合,坚持以“人”为核心,走出群防群治新路径;

  强化人民调解的基础堡垒作用,培育一大批责任心强的信息员,在专业机构配合下,将矛盾纠纷调解率保持在98%以上;

  调动各个平安细胞积极性,创新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管理方式,全市率先试水“社会组织自主综合管理”,政府从管理走向服务,社会组织从配角变为主角;

  丰富立体多元的平安文化,启动廉洁文化示范点工程,推动“廉政文化”向“廉洁文化”转变,建成全方位的普法宣传体系,法制宣传成效初步显现。

  据不完全统计,海山街道刑事发案数已连续三年稳步下降,不久前一份调查显示,群众对辖区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5%以上。

  ●文图 陶清清 饶嘉亮

  群防群治历久弥新

  以人为本逾半小区零发案

  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位于盐田中心区域的海山街道又迎来了客流高峰,然而城区秩序井然,一支支红袖章老人巡逻队让人印象深刻。

  这样的景象10年前便有了。

  彼时,盐田区委、区政府提出建设“四点一线一面一网”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确立了治安防控的整体思路。

  而海山街道存在警力不足、社会治安力量分散两大困难。2004年底,在区综治办的指导下,街道和派出所经过大量调研,于当年12月2日成立了盐田第一个规范的群防群治组织--海山群防群治协会。目前,辖区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均加入协会,协会保(治)安员人数占辖区所有治安力量总数的90%以上,去年又将710名平安志愿者骨干力量纳入协会,进一步充实了群防群治队伍。

  据悉,该协会自治特色鲜明,运作实行“三互”,即信息互通、巡防互补、整体互动。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围绕人在做,实际目的是想让辖区实现平稳和谐,不发恶性和群体性案件。事实上,所有的创新举措都离不开人,街道办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派出机构,与居民群众是鱼水关系,谁愿意自己小区乱?所以我们的群防群治工作就抓住这个重点,得到大家很好地配合。”海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龙建华感慨道。

  目前,海山街道群防群治队伍达到1900多人。数据显示:去年辖区刑事发案仅242宗,创历史新低,共有一半以上小区实现了“零发案”,群防群治力量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数占辖区总破案数的38%;未发生绑架、两抢、涉枪等恶性案件。

  今年1-9月,辖区刑事发案仅135宗,在去年案件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又下降33%。在全市群防群治工作会议上,海山经验受到推崇。

  人民调解“防调并重”

  人民调解信息员遍布大街小巷

  如何更有效化解基层矛盾?2005年,海山街道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分离后,除了加强物业小区治保力量外,还创新在不少物业小区成立了调委会,形成了一条“防调并重”的调解之路。

  “我们充分利用民意表达室,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定期接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在各大企业组建3至5人的调解小组,发现苗头主动化解矛盾;建立起一支遍布大街小巷的信息员队伍,于‘无声处’排查矛盾隐患。”海山街道分管综治的处长赵宇表示。

  据了解,早在几年前,海山便在辖区组建起一支80人的信息员队伍,他们中有保洁员、保安、店主等,覆盖全街道4个社区,与480名楼栋长一起有机整合,编织起一张无缝隙的隐患排查、调解网。

  去年,一名在工厂旁开店的信息员李文(化名)无意中排查到一宗劳资隐患,原来一名白血病工伤职业病患者,维权一年多时间未果,正当束手无策之时,李文及时留意到了,他迅速将情况报告社区,社区第一时间介入工厂进行约谈,只用了3天便促成企业、员工间达成协议,帮助工伤职工获赔60万元。

  海山街道还积极发挥专业机构在调解中的作用,如聘请专业律师每月第2、第4周坐班,就劳动合同等相关问题提供义务帮助;建立调解专家库、警民联调室、医患纠纷调解室;海山街道还成立了盐田区首个“企业综治工作室”,专门调处员工矛盾和劳资纠纷,目前,36家企业和物业小区都成立了调解组织。

  数据显示,近年来各类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5%,调解满意率达到100%,实现安全文明小区100%覆盖。

  人屋管理放权社会

  “社会组织自主综合管理”受青睐

  海山街道有5万多名流动人口,约1.9万常住人口,5935间套出租屋,5177间集体宿舍,自购房1695套,由于人口严重倒挂,出租屋管理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的综管员才40人,每人要负责400间套出租屋的流动人口采集、隐患排查等工作。如果按照综管员与流动人口500:1的比例,街道需要配备100人左右,这将大大增加政府管理成本。”海山街道出租屋综管所所长杨国雄告诉记者,他们探索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那就是在全市率先利用物业公司平台,实现社会组织自主综合管理。

  在试点的沙头角林场华逸园小区,记者了解到,这里由物业公司经理总负责,配备出租屋管理人员一名,录入员一名,楼栋长三名,负责出租屋和流动人口日常管理工作;并申请深圳市出租屋综管办提供技术支持,把小区的房屋编码进行网格化,授权提供电脑账号。从而,物业公司对居住的流动人口进行采集、录入、注销、归档一条龙管理。

  据了解,试点以来华逸园小区环境有所好转,房租上涨,居住人员的物管概念也大大提升。今年9月份,海山街道出租屋发案率较去年同比下降57%,他们计划年内建成3至4个自主综合管理小区。

  平安文化立体多元

  启动社区廉洁示范点

  海山街道将廉洁街区建设与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将廉洁文化融入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他们在海涛社区启动了廉洁文化示范点工程,利用东埔海景花园住宅区上万平方米活动空间,打造成一个廉洁主题文化园,一年来现已初步形成“爱莲池”等6个人文景观,强化了社区廉洁文化阵地。

  他们创新廉洁文化宣传载体,打造数字廉洁文化宣传阵地,设置多媒体触摸一体机,开设《廉洁游戏》等11个功能版块,制作视频和PPT展播“倡廉洁唱和谐”影像资料;以“道德讲堂”、“咏莲颂廉”征文、晚会、演讲会、电影夜市等形式“尊廉崇洁”。

  此外,海山街道还充分发挥“海山司法”微博、手机短信和广播电视、LED电子屏等网络通讯媒体的作用,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的平安创建宣传活动。

  现在的海山,志愿服务已蔚然成风,全街道注册志愿者队伍约7000余人,超过辖区常住人口的10%,八成社区党员和三成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拥有15个义工队、2个义工艺术团,建立了“义工论坛”、“青工乐园”、“奉献会刊”三大交流平台,服务项目已延伸到社区建设各个领域。

  海山平安创建工作因此受到高度肯定:2009年海山街道被评为“全国首届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2012年被评为深圳市综治维稳工作先进集体。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