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已去。12日下午,坐在英雄生前的值班室,战友们难掩悲痛。(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10月1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一家综合商场发生火灾,两名山东籍消防战士刘洪坤和刘洪魁在扑救过程中不幸牺牲。12日下午,齐鲁网记者在英雄生前所在连队采访时,战友们对英雄的评价“都是朴实的山东汉子”。
战友回忆:都是朴实的山东汉子
“两个人都是那样直爽朴实,待人真诚,典型的山东人。”昨日下午,北京市消防石景山支队八大处中队召开新闻发布会,牺牲消防员刘洪坤和刘洪魁生前的战友到场,共同追忆了两人生前的点点滴滴。现场,战友们忍不住落泪。
刘洪坤,男,汉族,1978年6月出生,70后。山东省滕州市人,1997年12月应征入伍,2012年9月晋升为副团职,武警少校警衔,2013年9月任石景山消防支队参谋长。
战友们评价刘洪坤,从来没有见过他在战士面前训斥某个人,从来没有见他和爱人在电话里吵过架,每一项工作都做的认认真真,从来没有小肚鸡肠与人斤斤计较。“就像老大哥一样,照顾战友。”2004年入伍的战友,现任石景山支队副参谋长的牛毅说,回忆刘洪坤交往的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真诚待人。
刘洪魁,男,汉族,1985年3月出生,山东省曲阜市人,2005年12月应征入伍,2012年6月晋升副连职,任石景山消防支队八大处中队副中队长,武警中尉警衔。刘洪魁曾参加百余次灭火救援任务,表现优秀,成绩突出,曾多次受到嘉奖。战友们提起刘洪魁,除了不怎么会喝酒之外,其他的都爷们。“刘队长最爱笑,每天都是笑眯眯的。”2012年的新兵黄志川说,刘洪魁的招牌动作就是微笑,和战士们打成一片。
耐心刻苦的山东小伙子
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牛毅告诉齐鲁网记者,支队里的领导对于刘洪魁的评价很正面,“他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小伙子,有股韧劲。不论什么事情,都肯去钻研尝试。”
刘洪魁曾经跟随牛毅做后勤保障工作,要经常处理一些材料档案,工作要细心,还要有耐心。牛毅说,刘洪魁刚刚接触这项工作的时候,就体现出了那种执着劲。牛毅说,整理档案的时候,需要在报表上做好标签,还要在目录页上做标注。但是由于工作忙,一开始的时候,牛毅来不及跟刘洪魁详细解释该怎么去做,刘洪魁就自己去琢磨,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小伙子从来不会抱怨,每次都是自己摸索着去改进。”
在刘洪魁10月8日的会议记录上,记录了参谋长刘洪坤的一句话,“每天五点检查器材,每天一小查,一月一大查。”与刘洪魁住在同一寝室的排长郝泽铭说,刘洪魁几乎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去做的。
“参谋长?他经常跟着我们进火海”
牛毅回忆起第一次和刘洪坤进火场的情景,他第一被困在火场中,火情危险,他不得不求援,赶来救援的便是刘洪坤。
那是他到古城中队不久,本来是一个单车出警的小火场。但是由于当天风大,火势突然变得无法控制,正在里面侦查的牛毅被困在火场中间。“我当时只能求救,参谋长直接带车就赶了过来。直接冲进火场,快速出枪将火灭。”牛毅说,那时候给他留下的印象,就是果敢,不怕危险。
“他是我们的老大哥,就在一个办公室,前一天还听他布置工作。”石景山消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牛毅是牺牲消防员,石景山支队参谋长刘洪坤工作上的搭档。
牛毅说,刘洪坤2002毕业后分到了石景山消防支队,2006年三月份到古城中队,牛毅当时大学毕业被分到了古城担任代理排长,是刘洪坤的兵。刘洪坤比牛毅大四岁,对待牛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我刚从军校毕业,没有带兵经历,他就教我,如何循循善诱,如何身先士卒,给战士们做榜样。”牛毅说,从那时候起,他所认识的刘洪坤就是一个身先士卒的消防指战员。
牛毅说,当刘洪坤已经是中队领导时,但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领导的自觉,经常跟着消防战士进入火海,在一线指挥扑救工作。在工作中,刘洪坤曾6次荣立个人三等功。鲜艳的立功证书,印证了刘洪坤过去的足迹。(特派记者 张晓博 实习记者 张理)
(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