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3月4日电 从1980年开始,33年来哈尔滨太平消防中队的官兵们一直在照顾着高位截瘫的焦旭昆。大到修房、扒炕、娶媳妇,小到拆洗被褥、买粮、买菜,官兵们用细致入微的关爱诠释着什么是“千金一诺”。
“从今天起焦大哥就是我们中队的帮扶对象,你们家的大事小情我们全包了,我们会让你们生活更幸福!”1980年3月5日,太平消防中队官兵对瘫痪在床的焦旭昆做出如此承诺,这个承诺至今已经坚守了33年。
33个春秋更迭,太平消防中队的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对焦家的帮扶却从未间断。大到修房、扒炕、娶媳妇,小到拆洗被褥、买粮、买菜,官兵们用细致入微的关爱诠释着什么是“千金一诺”。
焦旭昆是一名哈尔滨的滑冰运动员,1965年在训练比赛中,颈椎重伤,从此躯干开始僵直,两腿肿胀,高位瘫痪,完全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
1980年爱民月,太平中队开展走访慰问和扶贫帮困时,街道办重点向指导员耿炳荣介绍了焦旭坤一家的不幸,焦家的状况强烈地震撼着官兵。从那时起,太平中队决定尽全力帮助这个残破不堪的家庭。
当时,焦家母子相依为命,且焦母年事已高,又无工作,又因得过脑血栓留下遗症而半身麻木,行动不便。为了给焦旭昆治病,东挪西借,已是一贫如洗了。就在焦家母子对生活绝望之时,太平中队官兵伸出援手。
无论寒冬还是盛夏,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干部战士每周分批到焦家,把焦家的劳动全部承担了下来。焦家住的是平房,从此大到修房、扒炕,小到劈柴、拎煤,甚至买粮、买菜,官兵们都抢着干。正是在细心的照科下,焦旭昆才被官兵的真情所打动,他从失落的谷底走出阴影,半年后竟从病床上坐了起来,对生活也充满了新的希望。
一天,官兵打扫房间时,从焦旭坤的枕头下发现了遗书:“你们这样奔波劳碌,我心里有说不出的愧疚,像我这样的废人,不值得你们如此付出,请原谅我不辞而别……”。
中队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焦旭昆买来了钟表修理方面的书籍和工具,请了师傅教他,帮他办理了“个体经营执照”。经过刻苦钻研,焦旭昆的“自强修表店”终于开业了,逐渐每月有了几百元的收入。从此,焦旭昆感到自己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他重塑了自尊,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市场经济,变幻莫测。几年后,虽然修表业萧条了,但中队又帮他请了师傅,学习家用电器修理,使他始终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从容面对,走上了自强之路。
焦旭坤有了稳定收入后,他不忘回报社会,经常向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捐物,参加一些公益活动,电视、广播、报纸也经常报道。北安市有一位农村姑娘叫何义,给报社写了信,还邮20元钱资助他学习。报社把信转给了消防队。中队回了信,介绍了焦旭坤的实际情况,并把焦旭坤的通信地址告诉了姑娘,两人开始建立了书信联系。
半年后,姑娘抛来了绣球,焦旭坤给指导员看了姑娘的来信,信中说:“你肢体虽残疾,但你在消防官兵帮助下,能自尊自强,说明你心里是强大的,像个男子汉,我愿意和你组成一个家庭,共同面对未来。”焦旭坤前思后想,不敢应允,怕拖累姑娘一生。官兵们得知此事后,都鼓励他追求幸福。他俩经过一年多的通信,终于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消防官兵的主持下,焦旭昆与何义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消防部门还多方协调,请示市公安局为焦旭昆的新娘,特批了哈尔滨城市户口。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焦旭昆竟从此,奇迹般的拄着双拐站了起来,告别了躺了22年的火炕。
2000年的3月22日,中队接到电话,说焦旭昆昏迷不醒。时任中队长徐贵龙,立即驱车把他送往医院,经检查为脑出血,须马上手术。但高达万元的手术费,更是让焦母一筹莫展。
“把我的警官证押给医院,救人要紧。”在徐贵龙的担保下,医院为焦旭昆实施手术。当得知手术需要很多钱时,中队官兵纷纷解囊相助。经抢救,焦旭昆苏醒了,并逐渐恢复了健康。
2004年夏天,焦旭昆再次脑病复发,时任指导员韩枫带领四名战士,用专车将他送到太阳岛疗养院,帮助他进行恢复性治疗。
2009年11月,中队得知焦旭昆下肢肌肉坏死溃烂,高烧不退,生命垂危。经诊断,医生建议截肢,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噩耗传来,巨额的手术医疗费,使焦家陷入绝境。中队长刘明,立即组织官兵为焦旭昆捐款。
钱物有度,爱心无量。虽然中队官兵们无私援助,但是手术费用还是远远不够。队长立即向支队领导汇报,支队政治处号召八区十县市全体官兵捐款献爱心。11月13日,全体官兵捐款共计3万4千元。支队和媒体一起,还与医院协调,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经过精心治疗,终于使焦旭昆保住了双腿,幸运地转危为安。
消防官兵的真诚,激发了焦旭昆回报社会的感恩之情。2012年,他主动提出捐献眼角膜。在媒体和官兵的见证下,焦旭昆在捐献眼角膜申请表上,签上了自己的承诺。
如今,焦旭昆还精心保存着一摞“雷锋账本”,他从1980年开始,凡是帮扶过他的人,他都记在本子上,到目前已经有18本了。其中,第一本头条是1980年3月5日,是这样写的:“消防中队耿炳荣指导员,还有战士郑铁民、张春明、张吉平、韩平,扫院子、劈柴,为我擦脸、洗脚,临走时还带走了没拆洗过的被褥。”焦旭昆说:“30多年了,官兵们为我付出的太多,我无以回报,只能记住这份恩情。”
“无论哪一任指战员,到队第一天都要到焦旭昆家,熟悉照顾他的所有事宜,这是我们太平中队不成文的规矩,也是承诺,33年从没变过。”现任太平中队长的周晓光介绍说。(记者袁泉 通讯员孙力)
![]()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