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7)

2021年09月23日06: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千秋偉業強基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7))

——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93.為什麼說共建“一帶一路”是要建設同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百花園”?

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穿越草原沙漠,開辟出聯通亞歐非的陸上絲綢之路﹔我們的先輩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闖蕩出連接東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萬裡絲路,千年夢縈。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作倡議。自那以來,“一帶一路”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猶如一對騰飛的翅膀,飛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遠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這向世界宣示了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

“一帶一路”倡議根植歷史,更面向未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漢代張騫肩負和平友好使命,向西域傳播了中華文化,也引進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芝麻等西域文化成果。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7次遠洋航海,遠涉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下了中國同沿途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話。古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全新的時代內涵。這一倡議順應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時代要求,順應各國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的強烈願望,是面向未來的正確抉擇。

“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台。這一倡議致力於推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核心內涵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協同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這一倡議要實現的最高目標就是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

百花爭艷,實景為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從美好願景變為實際行動中取得豐碩成果,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中國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級別視頻會議,同17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合作文件,“一帶一路”成為全球最大國際合作平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推動有關國家同“一帶一路”進行戰略對接,如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的“光明之路”等,與“一帶一路”聯接互補、交相輝映。放眼“一帶一路”沿線,一條條公路鐵路、一處處橋梁隧道、一片片工廠園區、一座座醫院學校在共建國紛紛落成,“一帶一路”百花園呈現出勃勃生機。特別是面對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守望相助有效緩解了醫療物資緊張問題,“一帶一路”合作在逆風中破浪前行,為全球復蘇注入關鍵力量,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知識鏈接

“一帶一路”是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指出:我們要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把“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把“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把“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把“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把“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讓所有參與方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認同和歡迎。但國際上也出現了一些雜音,有的妄稱這是“中國版馬歇爾計劃”,也有的將其抹黑為“新殖民主義”。事實不容扭曲,公道自在人心。“一帶一路”倡議雖然源於中國,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不針對誰也不排除誰﹔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中國同世界共享機遇、共謀發展的陽光大道,不是這樣那樣的所謂“陷阱”,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游戲。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向高度一致,都是向世界提供的公共產品。中國人民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貢獻的真誠願望和實際行動,任何人都不應該誤讀,更不應該曲解。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推動世界繁榮發展,是各國人民共同的願望。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體現了我們的大國擔當。面向未來,我們要繼續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追求高標准、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萬山磅礡有主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7))

——關於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94.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共產黨辛勞為民族,共產黨他一心救中國……”這首經毛澤東同志親自修改的歌曲,伴隨著中國革命的勝利唱遍祖國大江南北。一代代中華兒女唱著這同一首歌,迎來新中國,走進新時期,跨入新時代。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一重大政治論斷,進一步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深化了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規律性認識,在科學把握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基本關系上達到新的高度。

習言習語

黨是我們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古人講的“六合同風,九州共貫”,在當代中國,沒有黨的領導,這個是做不到的。

黨的領導是做好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証,是我國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根本點,絕對不能有絲毫動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很多特點和特征,具體反映在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各個方面,體現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個領域。比如,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等。在這些特點和特征中,黨的領導是最重要最本質的特征,其他特點和特征都是由黨的領導所決定的,都是在黨的領導下形成發展、發揮作用、彰顯優勢的。

我們說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在於黨的領導直接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方向和命運。堅持無產階級政黨領導是科學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原則。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化大生產必然導致生產資料轉變為社會所有,為社會主義的到來奠定物質基礎﹔同時,也必然導致無產階級結成自己的政黨組織——共產黨,為社會主義的實現提供政治保証。也就是說,社會主義是共產黨的崇高事業,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鞏固都離不開共產黨的領導。在波瀾壯闊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史中,共產黨始終代表著整個運動的利益,並作為最高領導力量決定著整個運動的發展方向。具體到中國來看,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並進入了新時代。理論和實踐充分表明: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這一偉大事業的開創者、引領者、推動者,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不變色、永不變質的根本保証。

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特征,體現在我們黨是統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領域各方面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廈需要四梁八柱來支撐,黨是貫穿其中的總的骨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輪需要不斷破浪前進,黨是自始至終的領航力量。當今中國,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沒有大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麼力量。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項事業中,我們黨始終處於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核心統領地位。無論是創造經濟發展奇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持續向貧困宣戰,解決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無論是提出小康社會目標,不斷改善人民生活,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一切進步和成就根本在於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定要認清,中國最大的國情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什麼是中國特色?這就是中國特色。”

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特征,體現在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制度優勢反映制度屬性,中國制度之所以“行”,是因為黨的領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是最具統領性決定性創造性的因素。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13個方面顯著優勢中,第一位的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優勢。這一優勢是帶有統領性的根本優勢,貫穿於其他方面顯著優勢中,同時其他方面的顯著優勢都同黨的領導制度密切相關,都離不開黨的領導這一優勢的根本保証。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有效協調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重大關系,確保大政方針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更好發揮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各方面的顯著優勢,更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近年來,西方世界亂象頻發,政壇惡斗、社會撕裂、種族歧視……反觀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社會保持和諧穩定,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中國之治”和“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照。“中國奇跡”充分証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形成制度優勢、增強治理效能的根本所在,是“中國之治”的奧秘所在。

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特征,還體現在黨的領導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最根本保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我們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回望來時路,正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們才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民族復興展現出越來越光明的前景。遠眺前行路,我們不知還要爬多少坡、過多少坎、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克服多少艱難險阻,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黨的領導這個“定海神針”。隻有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才能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偉力,萬眾一心朝著宏偉目標堅定前行。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這一重大論斷已經寫入黨章、載入憲法,體現了全黨的意志和國家的意志,反映了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絕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在前進道路上,要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完善和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毫不動搖把黨的領導這個最本質特征堅持好、這個最大優勢發揮好,不斷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麗篇章。

 

《 人民日報 》( 2021年09月23日 第 05 版)

相關新聞: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②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③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⑤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⑦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⑨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6)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7)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19)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6)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7)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29)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6)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7)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8)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39)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0)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2)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3)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4)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46)

(責編:楊光宇、胡永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