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黃樹賢:十項工作進展凸顯民政事業歷史性發展和成就

2019年09月26日15:18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陳羽)今天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二場新聞發布會。民政部部長黃樹賢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民政事業的發展情況。

黃樹賢介紹,70年來,民政部門圍繞不同時期黨和國家中心工作,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發揮在社會建設中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有力地服務了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新中國成立以后,各級民政部門狠抓農村災荒救濟﹔對城市的殘老孤幼、貧民給予生活救濟,對游民乞丐進行收容改造﹔優撫烈士和軍人家屬,做好復員轉業軍人安置﹔指導基層政權建設。做好宣傳婚姻法、人口調查、民工動員、行政區劃、社團登記、殯葬管理等工作,民政工作在醫治戰爭創傷、穩定社會秩序、穩固新生政權、推進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黃樹賢表示,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事業取得了歷史性發展和成就。

一是社會救濟從臨時性措施發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與扶貧開發的有效銜接,每年保障6000萬左右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織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網底。

二是養老服務從面向困難老年人逐步拓展到全體老年人,形成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各類養老機構和設施17.33萬個,床位735.3萬張。城鄉統籌的特困人員供養制度已經全面建立。

三是兒童福利從孤兒向所有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延伸,每年服務保障1400多萬兒童。殘疾人兩項補貼惠及1006萬困難殘疾人和1193萬重度殘疾人。

四是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從強制性收容遣送轉變為自願受助、無償救助,平均每年救助近200萬人次。

五是基層群眾自治制度被確立為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並不斷完善和發展,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分別達到78.8%和45.7%。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總量已經突破百萬,注冊志願者人數已經超過1.2億人。

六是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各類社會組織達到83.5萬個。慈善事業從自發分散向法治化、組織化、規范化轉變,2018年全國社會捐贈總額超過900億元。

七是行政區劃結構體系不斷優化,界線勘界和兩輪全國地名普查圓滿完成。

八是婚姻登記管理不斷規范,近年來平均每年辦理婚姻登記1400萬對左右。

九是殯葬改革持續深化,全國火化率達到50.5%,惠民殯葬制度普遍建立。

十是黨對民政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2018年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央批准民政部新設了養老服務司、兒童福利司、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司,民政部門的職能得到了強化。民政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斷形成並加以鞏固。

黃樹賢表示,下一步,民政部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入學習貫徹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的決策部署,恪守“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申亞欣)

特別策劃

    壯麗70年
    記者再走長征路
    對話兩代體育人
    大國小家70年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