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反腐敗工作法治化規范化

2018年12月24日08: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強化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事關全局的重大政治體制改革。今年年初,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將“全面推進監察體制改革”列為2018年重點工作任務。今年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重要講話精神和二次全會部署,深入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推動制度優勢向治理效能轉化。

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2018年2月2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監察委員會正式成立。至此,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面完成改革試點任務,建立起完整的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

監察體制改革不僅僅是機構、隊伍的調整,更是職能和任務的聚焦整合。各地紀委監委通過人員交叉配置、優勢互補,將力量向執紀監督一線傾斜,使監察體制改革從“整合”走向“融合”。

“塑形”更要“鑄神”。各級監委成立后,各地普遍組織開展對轉隸人員和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培訓。安徽省監委在1月31日挂牌,兩天后,安徽省紀委監委機關、派駐機構和省委巡視機構約510人就開始集中培訓﹔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監委今年則深入開展“大談心、大培訓、大調研”活動,推動干部隊伍從隸屬關系合並的“形式融合”轉變為思想情感歸屬的“內涵融合”。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根本目的是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構建起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重慶市縣兩級監委機構挂牌成立后,搭建起監察工作運行的“四梁八柱”,把黨委書記對本級管理干部的初核、立案、採取留置措施、作出處置決定等審核把關納入規程,將黨的領導和主體責任體現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日常工作中,確保黨牢牢掌握對反腐敗工作的領導權。湖南省也建立了各級黨委分析研判本地區政治生態狀況、聽取重大案件情況報告制度,對本級管理干部嚴重違紀違法審查調查和處置的決策嚴格把關。

盯緊權力運行各個環節,認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

監察法賦予監察委員會職責權限和調查手段,並明確要用留置取代“兩規”措施。今年以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統籌用好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對公權力和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不斷消除權力監督的真空地帶。

各級監委成立后,紀檢監察機關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黑龍江省監察對象數量從改革前的29萬人增加到105萬人﹔福建省監察對象數量從22.48萬人增加到74.21萬人……

監督范圍擴大,履職不打折扣。2018年2月9日,黑龍江省監察委員會剛剛成立10天,就首次採取留置措施,對省林業廳廳長楊國亭(非中共黨員)涉嫌嚴重職務違法問題進行調查。據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共發布省管干部接受審查調查信息300余條。一條條公開的審查調查信息,有力地佐証了各級紀委監委如何扎實有效履職。

為打通監察全覆蓋在基層“最后一公裡”,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積極探索將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構建監察全覆蓋監督網,許多過去處於監督盲區的人員被納入監督范圍。河南省漯河市紀委監委針對鄉村兩級新增監察對象10773名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台監察工作向基層延伸的指導意見,全市58個鄉鎮均成立了監察員辦公室,配備了監察員和助理監察員,全市1345個村4077名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全部上崗履職。截至11月底,全市紀檢監察機關處置反映問題線索1377件,立案741件,黨紀政務處分731人。

公權力運行到哪裡,監督就覆蓋到哪裡。陝西省寶雞市紀委監委積極發揮派駐紀檢監察組“派”的權威、“駐”的優勢,今年前10個月共處置問題線索305件,初核237件,立案77件,處分79人,開展專項監督活動20余次。

實現紀法貫通、法法銜接,促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有機統一

“平南縣丹竹鎮國土規建環保安監站原干部李應強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2018年4月1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平南縣人民法院作出這一判決。這是廣西首例採取留置措施的案件,案件從採取留置措施,到依法開除其公職、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僅用28天時間。之所以如此高效,得益於監察體制改革后,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

根據監察法和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黑龍江省紀委監委制定《紀檢監察機關執紀監察工作規則(試行)》,對審查調查各個環節、各項措施和相關程序進行流程再造,實現了紀法貫通。江蘇省紀委監委構建監察工作運行“1+N”制度體系,“1”即《江蘇省監察委員會監督、調查、處置工作實施辦法(試行)》,“N”即聚焦監委職能履行中的關鍵環節,目前已出台26項配套制度文件,進一步適應了紀委監委合署辦公的工作機制﹔北京、山西、內蒙古等地注重在監督檢查與審查調查“前后台”分設中推動工作流程深度磨合,更好地適應改革要求,全面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

“証據標准是度量衡,是‘法法’銜接的基礎,我們從這裡入手,對具體問題進行規范,逐步使查辦案件全過程規范合法、便捷高效。”吉林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該省著眼“法法”銜接,下發《關於印發〈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職務犯罪常見的八個罪名的証據標准(試行)〉等規范性文件的通知》,並制定了配套制度,為紀委監委與司法機關、執法機關工作銜接順暢提供了制度保障。

加強隊伍建設,打造忠誠干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后,紀檢監察機關擔負著更加光榮重大的歷史使命,也將經受更大的考驗。這就需要加強對紀檢監察機關行使權力的監督。

“想一想是否違反道德,看一看離受到譴責還有多遠﹔想一想是否違反紀律,看一看離受到處分還有多遠﹔想一想是否違法犯罪,看一看離監獄的大門還有多遠。”今年3月,在長春市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后開展的第一次全員培訓班上,長春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就給包括100名轉隸干部在內的近300名機關干部敲響了警鐘。

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部門分設、分解細化規程,建立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登記備案制度,規定回避制度、離崗離職從業限制制度、案件處置重大失誤責任追究制度……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通過完善制約機制、扎緊制度籠子、強化自我監督,降低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以吉林省白山市紀委監委為例,監察體制改革后,市紀委監委將執紀監督監察工作規程與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相銜接,細化完善執紀監督、審查調查、案件審理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從審批權限、操作規范、調查時限和請示報告等方面明確工作程序,對監督、調查、處置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管理。以制度建設改革工作為切入點,集中對信訪舉報辦理、問題線索管理等關鍵環節可能存在的廉政風險進行全方位動態排查,落實防控措施和責任清單,通過完善工作規程實現了程序監督。

除了強化內部監督,各級紀委監委還積極拓展監督渠道,主動接受人大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外部監督。12月17日,國家監委在京召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請會議,優選聘請50名特約監察員,加強對紀檢監察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等情況的監督。今年10月,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第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區監察委員會的專項工作報告。“這是我們強化外部監督主動邁出的強有力的一步,認真聽取審議結果,將其視為加強自身建設,改進監察工作的重要契機。”該區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王振洲 劉濤)

大事記

■1月

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召開。全面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納入2018年重點工作。

中央紀委舉辦十九屆中央紀委委員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在開班式上強調,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2月

十九屆三中全會召開,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明確組建國家監察委員會,同中央紀委合署辦公,履行紀檢、監察兩項職責,實行一套工作機構,兩個機關名稱。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決定》明確,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

全國省、市、縣三級監察委員會完成組建,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監察委員會領導班子全部產生。

■3月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確立了監察委員會作為國家機構的憲法地位。表決通過《關於批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根據方案,改革后,監察部、國家預防腐敗局並入國家監察委員會。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楊曉渡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並進行憲法宣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在北京揭牌,舉行新任國家監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憲法宣誓儀式。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審議了《關於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機構改革情況的報告》。

■8月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印發《國家監察委員會特約監察員工作辦法》,決定建立特約監察員制度。

中共中央印發修訂后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結合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新修訂的條例總則完善了紀法銜接條款。

■11月

深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派駐機構改革動員部署會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在會上指出,要精准把握和有效行使監察權,依法開展監察監督,使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受到法律約束。

■12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指出,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推動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察體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舉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

國家監委召開第一屆特約監察員聘請會議,優選聘請50名特約監察員。

(責編:丁濤、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