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下沉”:讓地方假整改原形畢露

2018年11月26日07:57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四起案件背后都有政府不作為的影子

圖為二龍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旅游廣告牌。督察組供圖

對付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提出的整改要求可謂是各有各的招數。山東省東營市對近20萬立方米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僅在表層覆蓋上少量建筑垃圾,即宣告完成整改。湖北省荊州市對生活污水企圖“一堵了之”,結果導致散發著惡臭的生活污水大面積倒灌街面。吉林省四平市黨委、政府對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違法項目,不僅不按承諾進行整改,反而不遺余力地為違法項目頂風建設提速。湖南省郴州市及宜章縣對污染嚴重的小造紙廠不但不及時制止反而新增一批落后生產線。

政府態度如此,后果不難想象。督察組指出,四平市二龍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30公頃近3.7萬株林木被違法砍伐,生態破壞觸目驚心﹔荊州市大面積生活污水倒灌,部分區域污水深度達30厘米,污水退卻后留下滿地污泥,散發惡臭。

從督察組今天公開的4起典型案件看,案件背后都有地方黨委、政府不作為的影子。

非法填埋卻讓媒體正面宣傳

2017年8月,第一輪督察時,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多次接到群眾舉報,反映東營市廣饒縣甄廟村土坑非法填埋大量化工廢液、醫療垃圾、生活垃圾等,嚴重污染周邊環境。今年11月,督察組“回頭看”進駐山東后,東營市卻向督察組反饋稱,2018年6月15日,廣饒縣問題整改完成並已銷號。

然而,今年11月15日,督察組在現場督察時發現,廣饒縣僅清理非法填埋場表層數百噸醫療廢物和生活垃圾,對非法填埋場長400余米,寬約60米,深度在10米以上,填埋量達20萬立方米左右,不僅填埋了大量生活垃圾,還混雜填埋醫療廢物和工業危險廢物卻視而不見。督察組說,廣饒縣僅在填埋場表面覆蓋建筑垃圾,企圖一埋了之,掩蓋問題。

2018年11月15日,督察組隨機選取7個點位進行挖掘,發現填埋物多呈黑褐色,並伴有強烈刺鼻氣味。據督察組介紹,東營市及廣饒縣曾對填埋場表面坑塘積存的雨水進行採樣監測,揮發酚濃度達7.08mg/L,超出V類地表水水質標准70倍﹔劇毒的氰化物濃度1.153mg/L。但未引起足夠重視,“只是象征性地清理79.55噸醫療廢物和400余噸生活垃圾,並按一般固體廢物處置。”督察組指出,廣饒縣處置極其敷衍,態度極不認真。

更為惡劣的是,2018年8月23日,《東營日報》以“廣饒縣高效處理中央環保督察垃圾污染問題”為題,對廣饒縣非法填埋的整改過程進行正面宣傳報道。

荊州街面惡臭生活污水倒灌

荊州市中心城區每天近5萬噸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問題是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留給湖北省需要整改的問題之一。為此,湖北省及荊州市均公開了整改方案。2018年5月22日,荊州市對外公開稱這項整改任務已經完成。

今年11月4日至6日,督察組“回頭看”到荊州市開展下沉督察發現,荊州市城區生活污水直排問題整改不力,甚至表面整改,對沿河沿渠排污口“一堵了之”,造成生活污水倒灌城區街面,群眾反映強烈。

由於應於今年年底前完工的荊州市紅光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尚未啟動,荊州城區每天仍有約3.4萬噸生活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據督察組介紹,2018年10月31日起,直排口封堵已導致城區江津路、長港路等街面出現大面積生活污水倒灌,部分區域污水深度達30厘米,污水退卻后留下滿地污泥,散發惡臭。這一情況直至11月4日,督察組下沉荊州市后才得以緩解。

11月4日夜間,督察組暗查又發現,共青路與武德路交叉口原排污口被封堵后,生活污水從上游200米處污水井涌出,在人行步道上形成新排放口,約100米的人行步道因污水直排布滿污泥和青苔。督察組第二天再次檢查時,發現當地有關部門已連夜用沙袋對新排口進行臨時封堵,欲蓋彌彰。

督察組透露,截至“回頭看”時荊州市僅完成黑臭水體整治任務約30%,至今7條需要整治的黑臭水體僅有范家淵一條基本消除黑臭。

四平黨委政府執行法律打折扣

二龍山水庫位於吉林省四平市東遼河上游,是四平市城區近60萬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督察組指出,2010年,吉林省政府批准二龍山水庫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以來,一級保護區內長期存在違法違規旅游經營活動。

2017年12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向吉林省反饋督察意見時就明確要求吉林省對部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違法違規開發建設問題進行整改。對此,吉林省公開的整改方案提出,今年8月底前,各地要完成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違法違規項目清理。

令督察組感到意外的是,四平市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不僅沒有及時清理二龍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的違法違規經營活動,而且明知故犯,繼續在水源保護區內大搞旅游開發建設,侵佔水庫庫區。

督察組在現場督察時發現,四平市水利局下轄的二龍山水庫管理局不僅沒有及時對違法違規旅游經營活動進行整改,仍持續提供游船娛樂等服務項目。“2018年以來,有2萬余游客直接進入一級保護區,4台觀光車和19艘游船長期在一、二級保護區內穿行,嚴重威脅水源水質安全。”督察組透露,直至7月臨近整改時限,水庫管理局才暫停對外出售門票、清退保護區內的觀光車、游船等旅游設施。

督察組在現場看到,四平市一方面對第一輪督察整改問題拖延,另一方面頂風大上違法違規項目。由四平市政府主導,市交通局組織實施,總投資8.16億元,線路全長33.7公裡的二龍湖至葉赫旅游公路項目約4.5公裡穿越二龍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准保護區。規劃佔地6.89公頃、緊鄰庫區水面的大御路文化廣場項目親水平台及部分棧道位於水源二級保護區,2017年9月項目開工,已完成景觀門樓主體框架建設及兩個觀景塔的基礎工程。督察組指出,為了這兩個項目,四平市黨委、政府置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於不顧,多次召開調度會和推進會,現場督辦施工進度。

督察組指出,四平市在未辦理審批手續的情況下自行開工建設二龍湖至葉赫旅游公路﹔大御路文化廣場項目,因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為順利通過環評,四平市臨時將項目更名為大御路文化廣場,並在沒有辦理發改、國土、水利、林業等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擅自開工建設。

“在這兩個項目建設過程中,累計有30公頃林木被施工單位違法砍伐,項目沿線多個區域留下大片裸露的山體,水源地水源涵養功能遭到嚴重破壞。”督察組說,在大御路文化廣場項目施工過程中,水庫部分庫區遭受侵佔。

宜章不制止還新增落后生產線

2017年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期間,督察組接到群眾多次舉報反映郴州宜章縣存在大量設施簡陋污染嚴重的小造紙企業。但是,宜章縣通過郴州市政府網站公示稱,這些造紙企業生產線符合產業政策要求﹔后又稱造紙企業正在停產整頓,群眾舉報不屬實。

但今年11月6日,督察組進駐湖南“回頭看”時卻發現,宜章縣不僅沒有開展小造紙落后產能清退工作,“甚至沒有及時制止一些企業違規新建落后生產線”。

根據國家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要求,2011年底前淘汰單條1萬噸/年及以下、以廢紙為原料的制漿生產線。督察組現場督察發現,郴州市將這一期限擅自延長至2020年底。

據督察組介紹,宜章縣共有21家小造紙企業,合計建有189台787型紙機和7台1092型紙機,均為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產能。但宜章縣長期未對這些落后產能進行淘汰,而且還新增一批落后生產線,如宜章縣大中紙業公司、岩泉鎮順意紙廠和沙溪紙業等企業分別違規新建787型紙機生產線1條、3條和9條。

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這些小造紙企業污水處理設施普遍簡陋,主要治污設施均未運行,曝氣池、調節池發黑發臭,酸臭味扑鼻,周邊群眾對此反映強烈。更令督察組氣憤的是,“回頭看”進駐后,當地政府對7家小造紙企業37條787型和5條1092型紙機生產線進行集中拆除。

四起案件背后政府問題突出

針對東營市20萬方危廢、固廢非法填埋,督察組認為,東營市及廣饒縣虛假整改、敷衍應對,性質十分惡劣。督察組要求,山東省政府立即組織專業力量,重新評估該非法填埋區域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程度,科學制定整改方案並立即啟動治理工作,同時依紀依法嚴肅追責問責。

對於荊州市的問題,督察組指出,2016年至2017年,荊州市財政資金投入環保工作佔比明顯偏低,導致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年年規劃、年年落空,甚至至今依舊底數不清。“回頭看”進駐前期,荊州市住建等部門“平時不作為,病急亂投醫”,採取集中封堵排污口、臨時調水等措施應付檢查,以致“摁下葫蘆起來瓢”,存在明顯的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問題,群眾反映強烈。

“四平市黨委、政府重發展、輕保護,在貫徹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法律法規上打折扣,搞變通。”督察組指出,在二龍山水庫水質下降的情況下,四平市黨委、政府仍然漠視整改要求,敷衍應對,工作拖延﹔但在推進違法項目建設過程中卻不遺余力,明知故犯。同時,四平市交通、國土、環保、林業等部門,履行職責不到位,審批把關不嚴,存在不作為、亂作為問題﹔四平市二龍山水庫管理局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敷衍應對、工作拖拉,持續在水源一級保護區違法開展旅游活動,執法違法。

督察組指出,郴州市在小造紙的整改過程中,擅自降低落后產能淘汰標准和退出時限,存在亂作為問題。宜章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對小造紙落后產能淘汰未採取實質性措施,直至此次“回頭看”進駐后,才對部分小造紙企業突擊拆除,突擊整改。(記者 郄建榮)

(責編:丁濤、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