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邊境旅游新試點 東興—越南跨境旅游“六聯合”

2018年10月24日16:46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博雅 韓雪 邢明):東興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最西南端,海陸邊境線長89公裡,是我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

  去年,中越雙邊人員往來突破1000萬人次,其中,東興口岸就貢獻了996.5萬人次,預計到今年年底,會有1200萬人次跨過橋上的分界線出入境。其中2015年—2017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數年均增長19.41%,旅游總消費年均增長36.14%。2018年1-9月,全市共接待游客879.95萬人次,同比增長21.02%,旅游總消費74.8億元,同比增長30.2%。

  作為邊境地區的東興肩負著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鞏固中越傳統友誼和安邊穩邊興邊富邊三大政治任務,引領邊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目標。東興與芒街跨境旅游的快速發展正是東興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南向通道建設的重要體現,是構建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旅游發展新模式,發展“兩國一城”全域旅游的必要舉措。

  東興口岸東南瀕臨北部灣,通過北侖河大橋和越南芒街口岸連接,是對外開放的國家一類口岸,是我國通往越南和東南亞最便捷的通道之一。邊境城市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其旅游開發提供了最有利的自然條件。

  具備了“天時”與“地利”的東興積極追求“人和”:發揮沿邊開發開放優勢,大膽探索,先行先試,開創了中越跨境旅游“六聯合”模式。

  聯合打造跨境旅游精品線路

  建立中國東興、桂林與越南芒街、下龍旅游線路拓展機制,聯合打造“中越邊關風情游”“兩國四地”游等黃金旅游線路。聯合打造中越跨境自駕游線路,常態化開通了中越跨境自駕游。近年來,經東興口岸出入境人數逐年攀升,1—9月東興口岸通關人數達875.06萬人次,同比增長22.49%,日均客流量達3.3萬人次,單日出入境人流量最高紀錄達4.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

  聯合跨境旅游拳頭產品

  加強與芒街市友好協商,共享中越陸地界河(北侖河)水面和海上國界(北侖河入海口)水面,聯合打造國際化、個性化、差異化、品牌化的旅游拳頭產品,齊力推進北侖河口景區(跨國生態濕地公園國家AAAAA級景區)、中國東盟自駕車總部基地、京島風景名勝區、國門景區等一批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項目。

  聯合開展跨境旅游宣傳推廣

  秉持市場互拓、互利共贏的原則,建立健全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會晤機制、跨境旅游應急機制、旅游信息互通機制。雙方多次互致交流涵,定期舉行工作會晤,在加強跨境旅游合作、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區建設、跨境自駕游工作、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旅游宣傳推廣等多項工作上達成共識。

  聯合開展跨境旅游領域市場執法

  中越雙方達成了以游客為中心,每年定期開展聯合旅游執法行動,加強中越旅游市場安全監管工作,針對“無証導游”“無証經營” “索取回扣” “擅自改變行程”等欺詐、違約行為展開聯合整治,共同推動跨境聯合執法常態化,切實維護中越游客的合法權益,不斷提升游客滿意度的跨境旅游聯合執法共識。

  聯合做好跨境旅游演藝交流

  依托獨特的地域及民族文化,加強文化旅游演藝交流,推進界河對歌、京族獨弦琴、國樂古箏等中越特色演藝交流,建成了東興國門演藝劇場和東興國門大劇院,實現大型旅游演藝精品《百鳥衣》《秘境·東南亞》常態化演出。正努力聯合打造成中越歌會,著力增強文化旅游市場吸引力。

  聯合開展跨境旅游培訓

  達成了中國東興與越南芒街旅游人才培養交流合作共識,交叉輸送旅游從業人員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業進行學習培訓,著力提升跨境旅游從業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規范旅游行業管理。

  東興邊境旅游試驗區探索屬於自身發展的道路,用“六聯合”開創了新的邊境旅游發展模式,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促進邊境小鎮騰飛,為建設繁榮穩定、安寧和諧的新邊疆而努力。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