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對過問案件說情干預說“不”

記者 張弛

2018年10月14日07:3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對過問案件說情干預說“不”

  本報訊(記者 張弛)“違反規定為被舉報人、被談話人等轉遞涉案材料、通風報信……”“打探信訪受理、問題線索處置等工作環節信息……”日前,安徽出台《安徽省紀檢監察干部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情況報告登記備案規定》,明確上述等5類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具體情形,並要求對發生這些情形的,應一律拒絕,並報告和登記備案,對情節較重的,將依紀依法嚴肅查處。

  “我們著眼於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從嚴管理和監督,將這一規定作為政治紀律和工作紀律嚴格遵照執行,體現了對紀檢監察干部正確履職的剛性約束。”安徽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備案規定不僅對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說“不”,而且明確提出,應當報告未報告或不如實報告,按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理處分﹔負責執紀監督監察工作的室(組)負責人和相關領導授意不報告或不如實報告的,要嚴肅問責。

  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級紀委監委合署辦公后,監督范圍擴大了、權限豐富了,社會關注度更高。這對紀檢監察機關自身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加強自我監督,把紀檢監察權關進“制度籠子”。從近年來查處的案例可以看出,少數紀檢監察干部確實存在跑風漏氣、通風報信、說情打招呼、過問干預案件等問題,有的甚至以案謀私、執紀違紀、執法違法,造成了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

  《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第四十六條規定,“對紀檢干部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受請托人應當向審查組組長、執紀審查部門主要負責人報告並登記備案。”《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五十七條明確,“對於監察人員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應當及時報告。有關情況應當登記備案。”由此可見,無論黨紀還是國法,都用明文約束執紀執法者,以鐵律錘煉“打鐵人”。

  嚴格執行登記備案制度,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結合實際,落實落細,盯住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人和事,對“自己人”的監督一刻也不放鬆。

  “我們注重從執紀監督審查調查過程中發現紀檢監察干部打聽、過問案件的問題線索,列出9種情形,進行登記備案。不僅對主動打聽案情的進行嚴肅處理,同時,對被動接受打聽案情,沒有嚴厲拒絕的,也要視情況進行批評教育、談話提醒乃至查處。”江西省紀委監委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主任舒平貴介紹,該省明確了報告和登記備案的方法和責任,並構建嚴格規范的責任認定和追究機制,將責任壓力傳遞到每個環節中。

  北京市紀委監委印發《市紀委監委機關干部行為規范“十不准”》,“不准私自打聽案情、插手、干預案件處理、以案謀私”便是其中之一﹔甘肅省紀委監委出台《紀檢監察機關打聽、過問、干預查辦案件工作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紀檢監察機關關於特定涉案人員記錄管理封存辦法(試行)》等多項制度,為紀檢監察干部正確履行職責劃定“紅線”﹔天津市紀委監委嚴肅查處委機關某干部打聽案情違紀問題,給予其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調離紀檢監察系統,並對其問題進行了通報,在紀檢監察干部中形成有力震懾……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紀委監委出台的《深圳市紀檢監察干部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登記備案辦法(試行)》,對於打聽案情等行為,除要求紀檢監察干部明確說“不”外,誰來打聽、打聽了什麼都要悉數記錄在案、全程留痕。並規定,紀檢監察干部授意、縱容親屬或他人打聽案情、過問案件、說情干預的,視同該紀檢監察干部的共同行為。同時,《辦法》適用范圍也覆蓋到了所有可能發生違紀違法行為的人群,包括市、區紀檢監察機關干部職工,抽調、借調、聘用人員,紀檢監察機關離退休人員,以及市區兩級巡察機構工作人員等。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