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剛過,上班第一天,江蘇省省委書記和省長的日程表上,齊齊標明了同一個地點:常州金壇。大江東工作室很好奇:一條省內高鐵的開工,何以有如此高規格的“待遇”,這意味著什麼——江蘇正發力補上鐵路交通短板,讓句容、金壇、江陰、張家港、常熟、太倉等地將一舉進入高鐵時代,融入滬寧1小時高鐵圈,大大緩解現有運載能力接近飽和的滬寧城際鐵路壓力。
加快推進江蘇高鐵建設暨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開工動員會。王偉健攝
10月8日,江蘇南沿江城際鐵路在常州金壇召開開工動員會,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宣布開工,省長吳政隆致辭,中國鐵路總公司副總經理王同軍出席。會議又名“江蘇高鐵建設推進會”,除了婁書記和吳省長,分管副省長和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以及江蘇13個地級市和南沿江鐵路沿線的黨政領導齊刷刷到場。這固然凸顯了江蘇對鐵路建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反映了鐵路交通仍是江蘇短板——鐵路裡程少於浙江,低於安徽,每百萬人擁有鐵路裡程甚至全國墊底。
江蘇的黨政領導很著急。
婁勤儉多次指出,要盡快改變江蘇高鐵建設不平衡和總體相對滯后局面,“圍繞蘇中蘇北補短板,蘇南完善提升,強化南京樞紐地位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吳政隆說,高鐵“短板”既與江蘇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還不相稱,也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有差距。
這次會議像是江蘇為接下來的鐵路大發展吹響沖鋒號。
據東哥了解,到2020年,江蘇全省鐵路總裡程達到4000公裡以上,其中時速250公裡(含)以上的高鐵運營裡程1800公裡以上。這意味著,兩年時間,江蘇將增加一倍以上的高鐵裡程。
江蘇南部長江經濟帶的明珠城市群,將被高鐵串成一條閃光的項鏈
張家港市委宣傳部的彭旌軒對這條高鐵盼望已久。
他仔細研究這條高鐵的走向:從南京向東,經句容市、常州的金壇區、武進區、經開區,到江陰市,再往張家港市后往東南經常熟市,終至太倉市,引入太倉站后,利用滬通鐵路入上海。
設計時速350公裡,8個車站,計劃工期4年。近期規劃開行客車100對/日,遠期規劃開行客車130對/日。
據江蘇省鐵路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南沿江鐵路是長三角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繼京滬高鐵和滬寧城際鐵路后,南京和上海間第三條快速鐵路,也是沿江城市與南京、蘇錫常和上海聯系最為便捷的通道。打開江蘇地圖,南沿江鐵路串起了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最好的地區之一。
鎮江的句容和常州的金壇位於茅山山區,經濟基礎雄厚,旅游資源突出。而南沿江鐵路經過的江陰、常熟、張家港和太倉,更長期在全國百強縣“霸榜”前十。已撤市設區的常州市武進區,2017年GDP超2000億元,引領江蘇“強區”方陣。蘇南長江經濟帶這一顆顆“明珠”極其耀眼,光是上述4個縣級市及1區,2017年GDP總量超11800億,在整個蘇錫常佔比1/3。
蘇南沿江鐵路項目示意圖。
然而,這幾個縣市區迄今沒有高鐵,當地人自嘲“無鐵之地”。“不僅與其經濟地位不匹配,在新一輪長三角一體化中,也將處於不利地位。”彭旌軒說。畢竟,高速鐵路運量大、成本低,還節能環保,受氣候影響小,是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主骨架,也是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重要基礎和支撐。“現在好了,去南京和上海都減少一半時間。”彭旌軒說,這條鐵路將通往上海浦東,孩子們去上海迪斯尼樂園游玩,就方便多了。
南沿江鐵路將給沿線城市持續發展賦能。對常州就意義重大。常州有三個站——武進、金壇、經開區,與蘇州(含張家港、常熟、太倉)相當。
蘇南五市,蘇州、南京和無錫都邁入萬億元俱樂部,而常州2017年GDP為6580億元。常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蘇南沿江鐵路的修建,對常州加快“東融西進、南接北聯”,提升城市區域交通樞紐地位,意義重大。
作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中國工業百強區——常州市金壇區將不僅以旅游目的地出現,經濟發展將能接收更多長三角一體化輻射。在金壇辦企業的外來投資人盧勝說,“交通便利了,會有更多企業家願意來這裡投資。”
不讓鐵路短板成江蘇發展瓶頸,靠改革探索自建運營新模式
江蘇的鐵路短板不僅體現在蘇南。
江蘇省副省長費高雲總結了江蘇鐵路建設三“不”:鐵路裡程不足、路網布局不均衡、速度標准不匹配。
2017年底,江蘇全省鐵路營運裡程2791公裡,其中高鐵裡程846公裡,比安徽少500公裡,比浙江少400公裡﹔
每百萬人口平均擁有鐵路35公裡,在全國排名第30位,處於倒數﹔
除蘇南幾條鐵路外,蘇北目前“無路無網”,除了徐州,其他設區市還沒有通高鐵﹔
鐵路速度也不匹配,以沿海大通道為例,連鹽鐵路200公裡/時,鹽通高鐵350公裡/時,通滬鐵路又是200公裡/時。
費高雲說,“建設現代化交通,必須補齊這個短板。”
如何“補短板”?婁勤儉說,以創新的思維、機制和方法系統謀劃推進鐵路事業發展。江蘇不等不靠,從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加快鐵路網規劃的修編,成立鐵路集團,試點自建高鐵等。
鐵路建設需要上位規劃。江蘇省發改委正牽頭加快推進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的修編工作,目前已報國家發改委評估,爭取在年底前獲國家批復。一旦規定獲批,江蘇加快鐵路建設就有了更多主動權,為盡早開工建設寧淮鐵路、寧黃鐵路等重大項目提供規劃支撐。
江蘇還試水“高鐵自主規劃建設運營模式”,“以我為主”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不再“等靠要”,轉而“自奮蹄”,自掏腰包建鐵路。為解決錢的問題,2018年4月,通過增資方式,江蘇改建成立省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冊資本從70億元直接飆升至1200億元,翻了17倍。
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大力推行“一省一公司”改革先行先試的省份,江蘇省鐵路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以省為主投資鐵路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營管理、沿線綜合開發主體和國家干線項目的省方出資主體,江蘇省鐵路集團將致力於在積極探索自主規劃建設運營模式上邁出更大步伐。
江蘇組建鐵路集團,探索高鐵自主建設運營。
江蘇高鐵建設迎來大發展時代,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包括江蘇南沿江鐵路,目前全省在建鐵路項目達到11個,總裡程1700公裡,總投資規模2600億元。”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鐵路辦主任陸永泉介紹,1—9月份,全省鐵路建設完成投資331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78.8%,全年將實現420億元的投資目標,再創歷史新高。而南沿江城際鐵路的開工,標志著江蘇鐵路建設發展跨入全新發展階段。
江蘇省“十三五”鐵路網規劃示意圖。
計劃近三年開工的鐵路還有:滬通鐵路二期,這是江蘇至上海浦東的第一條鐵路﹔滬蘇湖高鐵則連通江蘇和浙江﹔通蘇嘉城際高鐵自南通經張家港、常熟、蘇州、吳江至嘉興,部分橋梁已開工建設﹔北沿江高鐵與南沿江高鐵隔江平行,稱為“蘇北的滬寧城際”,主要連接上海、崇明、南通、泰州、揚州、南京北站,然后延伸至合肥和長江中游地區。
值得一提的是京滬通道第二連接線(京滬二通道),這條高鐵位於現有京滬高鐵(可以理解成第一連接線)的東側,走向為:北京—天津—山東東營—濰坊—臨沂—江蘇淮安—揚州—南通—上海。這條鐵路的修建,將把江蘇沿海的連雲港、鹽城和南通與北京和上海貫通起來,成為當地經濟騰飛的翅膀。
京滬通道第二連接線(京滬二通道)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江蘇正進入鐵路建設高潮期。”“十三五”期間,江蘇規劃建成覆蓋全省的高速鐵路網,基本形成省內區市到南京1.5小時的高鐵交通圈,這能否為江蘇的高質量發展增加新的引擎?(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江蘇省鐵路集團提供。)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