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2018年09月30日16:30  來源:光明網
 

  廣東茂名位於中國南海之濱,這裡具有豐富的工礦資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絡,目前正在大力推進實施“濱海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國際化濱海城市。站在紀念改革開放40年的時間節點上,9月29日,“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網絡主題活動廣東行第四站來到了茂名,來自中央及地方的30多家媒體深入走訪,探尋這座城市的獨特發展魅力。

  露天礦坑披上“綠衣裳”

  採訪團首先來到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隻見眼前是一片寬闊清澈的湖水,空氣清新,天藍水碧,湖的兩岸樹木蔥蘢、綠草茵茵、鮮花盛開,宛若仙境,完全不能想象,這裡曾是“煙塵百丈高,油污滿地流”的露天礦採礦場。

  茂名市民陳小姐用“不堪回憶”來形容過去這裡的環境。“很少過來,因為環境太差了。”陳小姐說,她還記得,在油頁岩礦沒停產前,進入礦區的都是大貨車,塵土飛揚,礦區停產后,有很多垃圾偷排到這裡,味道刺鼻,讓人難以忍受。而現在,她和家人非常喜歡到這裡休閑放鬆,經常散步至此。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美景。張薇 攝

  據介紹,露天礦歷經30多年的開採,為我國經濟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於1992年停產后,露天礦形成了一個約6平方公裡礦坑湖,猶如一塊巨大的“疤痕”,橫亙在茂名大地上。

  2013年,茂名市委市政府在移交接收露天礦的同時,開啟了“引水、種樹、建館、修路”系統性生態修復工程。“盡管油頁岩礦停止開採了,但表土下的高嶺土、再下面的油頁岩、煤、鐵礦石也很值錢。放棄開發收益轉而進行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生態公園,是非常具有勇氣的行動,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河西區工業區管理辦公室主任林誠告訴。

  然而,修復之路走得並不容易。為讓礦坑湖這個“死水湖”的水質得到改善,茂名市政府投入約5千萬元建設引水工程,將高州水庫、鑒江水源注入礦坑湖,使之變成一個面積約6.8平方公裡、庫容為1.6億立方米的干淨湖泊。並對礦區進行復綠,林業部門專門成立一個專家組進行專項研究。如今,露天礦區完成了7642畝,約40萬株的復綠工程,樹種成活率在85%以上。

  水更清了,山頭更綠了,曾經污染嚴重的大礦坑搖身變成了“好心湖”,老百姓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並稱這裡是“城市邊的九寨溝”。現在,露天礦生態公園已然成為市民生態旅游、觀光、休閑的好去處。2017年11月21日,公園還獲批國家礦山公園資格。

  昔日落后村庄換新顏

  在廣東茂名,美麗鄉村建設正當時。茂名市露天礦生態公園旁不遠,有一個金塘鎮牙象村。

  牙象村有個特點是留守婦女較多,如何帶動幫助她們,牙象村村委想了不少辦法。據牙象村村委會副主任譚汝香介紹,牙象村黨支部借助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積極推動該村的婦女基層組織建設,推動成立了茂名市首家村級婦女骨干協會,培養了大批婦女骨干黨員對象,推動協會骨干打造農村婦女創業基地——聚源鮮果採摘園,帶動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致富。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巾幗創業示范基地農產品展示。曾育文 攝

  曾經,牙象村道路交通差,環境污染重,治安形勢嚴峻,經濟發展停滯。如今,村裡道路干淨平整,村民生活便利,不用出村就能在牙象村公共服務中心登錄茂南人社平台,辦理社保、購買火車票等事宜。外出打工的青壯年也陸續回鄉發展,留守婦女減少到96人,留守兒童也從216人減少到76人。

  曾經外出務工的陳亞凡看到家鄉翻天覆地的景象,也回到了家鄉,擔任起了牙象木頭塘村民小組組長。“從前窮得很,想買什麼都買不起。現在一家月收入能有三四千元,想買什麼就買什麼。”

  隨后,採訪團來到茂南區新坡鎮車田村。這裡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精心鋪設的文化長廊、寬敞的文化活動中心、星級文明戶的門牌,都昭顯著這裡對鄉風文明的重視。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車田村村容整潔,環境優美。張薇 攝

  在鄉賢柯木坤的引領下,車田村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220平方米的車田圖書室藏書一萬多冊,極大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是改革開放的好政策讓自己的腰包富了起來,也讓我深知知識教育的重要性。”現任車田村委會黨支部書記的柯木坤感慨地對說。

  據車田村第一書記崔亞芬介紹,目前,車田村的孩子們上幼兒園和小學全部免費。此外凡車田籍55歲以上的村民,除了參加免費體檢、領取敬老金及生活補助外,還可在村衛生站免費看病拿藥,如遇花費超過5萬元以上的大病還可享受村裡全額報銷。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88歲的車田村村民柯兆華接受採訪。曾育文 攝

  村民柯兆華今年88歲,已有53年黨齡,他說:“以前我們車田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地方,大家都沒有什麼文化,這幾年家鄉生活變化后,方方面面都能夠爭取先進、爭取上游。”

  產業園打造茂名新名片

  茂名的最后一站,採訪團來到茂名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產業園集設計、生產加工、貿易銷售、生產鏈建設為一體,是承接珠三角產業梯度轉移的產業生產基地。

  走進園區裡最大的珠寶公司SAN J新寶珠寶,車間裡的工人正在忙碌地進行珠寶手繪工作,打板、倒模、執模、鑲石、拋光、質檢,每個流水線環節工人們都做得精益求精。

  了解到,這裡的很多工人之前都是廣州、深圳、東莞工作,公司裡以年輕人為主,他們之所以願意來到這裡工作,首先是比較滿意這裡優質的工作環境,企業提供了完善的住宅條件,再加上深茂鐵路的開通,回周邊老家也非常方便。公司精工部從事鑲石工作的員工蒲霞說,“自己很喜歡現在從事的工作,希望能在茂名好好發展。”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廢棄礦坑變身生態公園 廣東茂名“綠色轉身”實現富民強產

  茂名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員工在工作。曾育文 攝

  2008年,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雙轉移”,即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兩大戰略,為粵東西北突破產業瓶頸,加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的決定》,對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決定》提出在五年內,省財政將統籌安排資金6720億元,大力支持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

  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建立起來。據六韜珠寶創意產業園銷售招商副總鄧雅文介紹,產業園設立八大服務窗口,為入園企業提供金融財務、工商稅務、人力資源、物流配送、海關、綜合服務、后勤保障等全方位服務。

  目前,產業園已經成功取得“全國中小企業示范區”“中國中小微企業創業孵化示范平台”“茂名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等資格認定﹔成功納入“廣東省重大項目”“茂名市十三五重點扶持項目”“省級轉移工業園”“國家AAA旅游景區”等,輻射粵西及周邊6個地級市,約3000萬人口,帶動了8至10萬人就業。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