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人民日報領悟新思想”之六:習近平帶著我們“馬上就辦”

2018年09月24日11:03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編者按】9月14日,人民日報推出“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系列重磅報道,追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軌跡。

系列報道通過實地採訪,還原當事人口述,披露出許多珍貴的歷史細節,為我們更好地理解新思想的重大意義、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提供了學習路徑。

“新思想從實踐中產生”今日刊發系列報道第六篇《習近平帶著我們“馬上就辦”》。人民網摘錄如下:

鏡頭:市委機關會議上

講述:他提倡今日事今日畢

“在一次市委機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我們要辦的事很多,要為改革開放提供一個良好的軟環境,這就需要提倡一種滿負荷的精神,反對拖拉扯皮和人浮於事,提高辦事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畢。”金能籌說。

1991年1月14日,《福州晚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我們也需要一本“市民辦事指南”》,反映了群眾對提高機關服務水平的呼聲。對於這篇位置並不顯眼的文章,習近平同志十分重視,當即指示市委政研室立即著手准備編寫“市民辦事指南”,並第一時間在報紙上發布消息向群眾反饋,前后隻用了50個小時。

“通過這樣一件小事,人們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信號。”金能籌說。

“‘馬上就辦’抓准了福州改善開放軟環境的要害,讓勤政廉政、狠抓落實的精神在全市領導干部中落地生根。”金能籌說,“馬上就辦”不僅在當時為開發區發展注入了動力,對今天的政府管理創新、職能轉變,也是非常有益的實踐和探索。

——講述人:金能籌(時任福州市委副書記、福州市市長)

鏡頭:帶領考察團洽談合作

講述:他親自抓督查落實

為做好督查工作,習近平同志親自抓市委重大事項的督查落實,並建立起三項督查制度:一是下基層調研督查制度,要求市縣兩級黨政領導,每年至少有1/3的時間深入基層調研﹔二是分工督查制度,對誰負責什麼進行制表立項,督查到底﹔三是定期督查制度,要求相關部門每季度對重要部署、重大項目進行一次檢查。

“踐行‘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習近平同志親力親為。”1993年3月,習近平同志帶領有外商參加的考察團赴河北“內聯外引”,洽談合作。

“他把當地和外商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記得很仔細。整整一周的時間,白天考察洽談,當晚就開會研究,安排分工落實,幾乎每天晚上都到凌晨一兩點。”郭永燦說。

——講述人:郭永燦(時任福州市委辦公廳副主任)

鏡頭:融僑工業區現場辦公會上

講述:他推動實行“一棟樓”審批

1991年3月,在融僑工業區現場辦公會上,習近平同志針對福州在招商引資中存在的種種問題,首次提出要採取“一棟樓”辦公和有關部門委托代理、上門服務等辦法,減少圖章和公章旅行。隨后,福州外商投資管理服務中心開始在福州溫泉大飯店運行。

“一棟樓”具體怎樣做?習近平同志拿出了“規劃圖”。

當年8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市外商投資座談會上提出,一棟樓實行“一個中心、一條龍”的管理模式,側重於發揮聯合辦公、聯合招商、聯合審批、一個窗口對外、跟蹤服務等功能。

胡孝輝說:“外經‘一棟樓’集結了全市20多個政府部門和社會服務單位,外商可以一口氣辦完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等一系列手續,再也不用滿城跑了。隨著外商投資項目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大,入駐‘一棟樓’的部門也越來越齊全。”

——講述人:胡孝輝(時任福州市政府辦公廳外經處副處長)

鏡頭:到福州市棚戶區連片的蒼霞社區

講述:他要求干部急群眾之所急

習近平同志來到正義路27號,這是一幢低矮的二層木屋,年久失修,8平方米的空間擠著唐慶旺一家7口人。

從唐慶旺家出來,習近平同志向身邊的干部接連發問。那一幕,讓陳永輝終生難忘。

“有誰的家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舉個手!”沒有人回答。

“有誰的直系親屬住在這樣的房子,舉個手!”依然沒有人回答。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選在這個時候來棚戶區調研嗎?就是想讓大家親身體驗百姓疾苦,加快棚改步伐。”

隨后,習近平同志就近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棚戶區居民代表座談。他說,改革開放已經20年了,我們千萬不要忘了那些生活條件困難的群眾。我們是人民政府,要記得政府前面“人民”二字,要將心比心,雪中送炭,把錢用在急群眾之所急的項目上。

走出會場時,他又對圍在會場外的群眾說,政府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盼,把好事辦好。“當時,在場群眾掌聲雷動。”陳永輝說。

——講述人:陳永輝(時任福州市台江區蒼霞街道黨工委書記)

(責編:曹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