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閃、雷鳴、暴雨、大風……
猛烈襲擊著
上海東南方向約30公裡的東海之中的小洋山島。
有一個女人
在這座荒島上堅守了21年。
小洋山島你知道嗎?
這是上海唯一一個最艱苦的氣象站,
而小洋山島氣象站的守候者
——為浦東看“風雲變幻”的人,
是上海海洋氣象台洋山港氣象站站長
沈其艷!
孤島與麗人
她有著怎樣的故事。
7600多個日日夜夜,
她在不足100米的勘測台,
記錄了2萬多次氣象觀測數據,
打破了上海洋山港數據孤島,
為洋山港的航運安全及港區的安全建設保駕護航。
沈其艷
41歲的沈其艷是土生土長的小洋山人,
出生在海島,
祖祖輩輩以打漁為生,
1997年,
為了配合洋山深水港的籌建和論証,
洋山港氣象哨建在了離沈其艷家很近的一處高地上,
主要依靠人工觀測。
當年才20歲的沈其艷一有空就喜歡去氣象哨玩。
老氣象員看著姑娘好學,
便手把手教她些氣象知識,
后來沈其艷就被招進氣象站工作。
沈其艷最先碰到的就是路途問題。
2000年,
她和島上漁民費燕軍結婚,
生了女兒。
2002年,
房子搬遷到了南匯,
距離氣象站40多公裡。
在東海大橋還沒建成之前,
每去一次氣象站都是一次長途跋涉,
路上就要耗上大半天時間。
天晴還好,
碰上惡劣天氣,
上班路就是一條險路。
改造前的氣象站工作室
再說站裡。
洋山港氣象站海拔80米,
似乎並不高,
但爬上去並不輕鬆。
沈其艷和同事們走的“路”,
其實就是走多了踩出來的,
直到2014年站點改造,
才有了水泥階梯。
2014年以前,
站裡的很多氣象設備還沒有實現自動化,
數據記錄、上報全靠人工。
各種氣象儀噐每天要巡視、定期要維護,
確保設備標准化及記錄准確度。
在觀測點遇到大霧、台風、寒潮這樣的惡劣天氣是家常便飯,
刮台風的時候還需要每小時一次的加密觀測,
為了不被風吹跑,
每次觀測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兩個人用繩子綁在一起上坡。
丈夫的支持,
給了她莫大的動力。
沈其艷回憶:
當年為了配合洋山港建設,島上居民已經開始動遷,但站點還在翻修沒地方住,她隻能暫時借住在一戶民房的樓梯下,隻夠放一張床的空間,她一個人爬進爬出,天熱的時候被熱醒也是常事。在東海大橋沒有建成之前,在島上一待起碼就一個禮拜,最長一個月也待過。洋山港氣象站海拔80米,雖然聽著不高,但沿著山路爬上去並不輕鬆。沈其艷和同事們上下山的路,都是人走多了踩出來的,跟羊腸小道並沒什麼區別。以前小道兩邊野草茂盛,天黑了上下山提心吊膽,不用說碰上大風大雨、烈日嚴寒了。別看這樣的山路,沈其艷臨產前半個月還照樣走著。
在小洋山島上,碰上大霧、大風、台風、寒潮這樣的惡劣天氣是家常便飯。設備沒有自動化以前,到了時間點該上去觀測記錄數據,就算是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上去。刮台風的時候還需要每小時一次的加密觀測,兩個人就要用繩子綁在一起去。
沈其艷還曾遭遇過一次有驚無險的雷擊事件。
當時她去觀測點記錄數據,
一個雷火球就打在她腳后跟,
等她回過神來一看,
那片土已經變黑色了。
電話機被打壞了,
站內的所有設備跳閘了,
火花還竄進了房間裡,
噼噼啪啪特別嚇人。
沈其艷被雷嚇得不輕,
但是她更擔心的是設備壞了,
她說:“數據不能正常傳輸,就好像要了我的命。”
洋山港與氣象數據
洋山港如今是位列世界第一的集裝箱吞吐大港。上海海洋中心氣象台台長黃寧立講述了氣象數據與洋山港的重要關系:在洋山港開發建設階段,對於氣象數據的精准性要求非常高,沈其艷所在的洋山港氣象站通過大量氣象數據打破了洋山港數據孤島,為東方大港——洋山港建設和安全生產貢獻了一份力量。
通俗點說,洋山港氣象站測量氣象數據越精准,就可以保証港口的最大利用率,為經濟效益提升助力。而每當惡劣天氣來臨,比如台風、大霧等天氣,洋山港氣象站會第一時間提供實測數據給港區,並根據海洋台的預報提供最及時的服務,保証了港區的港務安全。
最難熬的是,
在洋山港氣象站工作,
恍如“與世隔絕”,
要耐得住寂寞和經得住清苦。
“這兒隻見山不見人。”
最近的生活區和氣象站“隔海相望”。
氣象站值班24小時都離不了人,
東海大橋沒有建成之前,
由於交通不便,
氣象站的值班一般每10天一輪,
沈其艷在島上一待至少10天,
最長一個月。
在洋山港氣象站氣象觀測員這個平凡而寂寞的崗位上,
沈其艷堅守了21年,
夏頂烈日,冬冒嚴寒,觀雲測天,
通過記錄大量氣象數據打破了洋山港數據孤島,
對洋山深水港開發的前期論証和建設,
提供了科學的服務保障
更為上海極端天氣氣象大數據的建立,
提供了最前哨的一手資料。
問及沈其艷最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她說想要一個人支持~
這個人就是她的丈夫費燕軍。
費燕軍原本在港區工作,
因為擔心妻子,
常常幫忙運送物資上山。
2010年,
費燕軍也加入了洋山港氣象站,
主要負責海上氣象設備的維修。
就這樣,夫妻二人,
共同為為東方大港——
洋山港建設和安全生產貢獻了一份力量。
就如沈其艷所說,
“世界上最可貴的兩個詞,
一個叫認真,一個叫堅持,
認真的人改變了自己,
堅持的人改變了命運。”
沈其艷一路見証著洋山港的從無到有,
也記錄著小洋山島的風雲變化。
洋山在十幾年前還是崎嶇列島中一個不起眼的島嶼,洋山港如今是位列世界第一的集裝箱吞吐大港,走到了世界自動化港口建設舞台的中央。
洋山港氣象站從一個隻用於觀測記錄溫度、濕度、氣壓、雨量、風向等基本氣象要素的氣象哨,發展成為綜合性海洋氣象觀測服務基地。
如今好多數據實現自動觀測
沈其艷,從一個人,到溫暖的三口之家,從舊房子到新房子,生活也越來越美好~
這樣的女神,
這樣的家庭,
這樣的浦東,
值得為她點贊!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