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珠村有個“活字典”(先鋒足印)

楊文明 李茂穎

2018年09月04日05: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和勛(右)在田地裡指導村民產業種植。

李茂穎攝

巴珠村村委會裡,和勛一早就開始忙活。駐村隊長陳映先打趣,“這是咱們巴珠村的‘活字典’,大到村裡產業,小到貧困戶家具體情況,有啥不清楚問和勛就可以。”1996年,致富能人和勛當選為村支書,連任至今。

底氣硬——因為信任足

1964年出生的和勛,是雲南維西縣塔城鎮巴珠村土生土長的藏族人,1996年32歲的他擔任村支書。沒成想,和勛上任沒多久,就遇到了一件難事。

1997年,塔城為發展鄉鎮企業,需採伐巴珠村原始森林。是支持鄉鎮企業發展,還是為老百姓守住山林?和勛陷入兩難。“難事問群眾。”和勛通過征求群眾意見、召開黨支部會議,作出不同意採伐巴珠原始森林的決定。

1998年,全國禁伐天然林。得益於良好的局部小氣候,2014年雲南多地發生干旱,但巴珠村卻未發生死苗、絕收等現象,糧食、中藥材、木瓜、食用玫瑰還獲得豐收。如今20多年過去,巴珠村的森林覆蓋率從92%長到了98.2%。

生於斯長於斯,和勛覺得自己的命運和巴珠村綁在了一起。前幾年,和勛再次滿票當選村主任,妻子勸他別干了,他說,“我咋能辜負群眾信任?”

辦法多——因為看得准

5月初的清晨,雨后巴珠青翠欲滴,迸發著勃勃生機。公路旁,一株直徑40多厘米倒掉的樹上,菌類恣意生長。

“樹是2002年被村民砍倒的,那也是我們村最后一棵被砍倒的大樹。”和勛說,村裡制定了村規民約禁止砍濕柴,一位村民2002年砍倒這棵樹,被他趕到現場制止並罰款,村民心中有氣,交了錢表示要把“買”的樹扛回去,被和勛和村干部攔了下來。自此,村中再也沒人砍濕柴。

令行禁止,不少人覺得和勛“辦法多”。和勛說:“除了禁止,還得為村民找出路,村裡的大多數問題,說到底是因為腰包不鼓。”2006年,和勛購買了當歸、木香、白術、桔梗、重樓等藥材種子,將種子賒銷給勇於創業的村民試種。如今,中藥材種植已經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

不管是生產還是生活,巴珠村民習慣用柴。“通過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幫助,我們在村裡建沼氣池、太陽能,村民用得方便了,也就不再費那麼多力氣上山砍柴。”

矛盾少——因為抱得緊

20多年來,巴珠村從未發生過刑事或治安案件。和勛和村干部經常深入群眾家中,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困難,力所能及地為他們排憂解難。2007年3月,村民和麗中、和士中兩家遭遇火災,和勛和村干部第一時間投入救災,通過發動黨員群眾幫助兩家重建,一個半月兩家人就搬進了新居。

當村干部前,和勛是村裡數一數二的富裕戶。如今當了20多年村干部,卻過成了中下水准。

其實,和勛也不是沒有增收機會。養蜂大戶可以有5000元補助,和勛給了別的村民﹔村裡游牧民定居工程,經過“四議兩公開”,和勛家榜上有名,他卻把自己家剔除:“隻要村裡有一戶群眾沒有解決安居問題,我就堅決不享受游牧民定居等優惠政策。”

翻開和勛的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一天的工作安排。“一會兒還要去察看村裡文化活動室的建設。”和勛說,“產業發展起來了,文化也要跟上,等活動室修好后,打球、唱歌、跳鍋庄舞都有場所了。”

(責編:馮人綦、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