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代球〔南方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講師、中國(廣東)第七批援加納醫療隊翻譯〕
2017年12月13日,由南方醫科大學負責派員的中國(廣東)第七批援加納醫療隊共11人抵達加納首都阿克拉,開始執行為期一年的醫療援外任務。轉眼間半年多時間過去,筆者作為翻譯,經歷了醫療隊的點點滴滴,深刻感受到,經過數十載共同努力,中非民心相通在不斷深化。
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郊區的奇通圭扎中心醫院,中國“非洲光明行”醫療隊隊員為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新華社發
加納衛生部部長夸庫·阿杰曼-馬努在給第七批醫療隊的歡迎致辭中說:“加中兩國現在不只是外交關系,而是一家人。”這樣的評價可謂代表了加納人民的心聲。加納初見的印象是,各行各業,男女童叟,絕大多數人對中國人非常友善,都會熱情地跟我們打招呼,有的流利地說著中文“你好”“早上好”,有的則無不激動地贊嘆“我們喜歡中國人”,還有的雙手合十作揖鞠躬。接觸多了,發現不少加納民眾對中國心向往之。在我大使館等機構舉辦的春節晚會等活動上,加納人演唱中文歌曲,表演中文相聲和變臉,簡直出神入化,從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不少加納人還向我表達出到中國工作或讀書的願望。
中國援加納醫療隊工作所在醫院為中國政府捐建、2010年12月投入使用的中加友好醫院。該醫院科室比較齊全,擁有病床138張,服務覆蓋近3萬人。醫療隊除了負責日常治病救人外,深知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經常開展醫學專業講座及臨床專業指導,以開闊加納同行的專業視野,提升其專業水平。為了讓更多的加納民眾享受到服務,醫療隊還利用周末時間積極進行義診巡診。
還記得首次義診去了朱亞索地區的一所鄉村學前學校,一群孩子圍著我,問這問那,其中幾個帶著一絲生怯用手撫摸我的臉頰和額頭。在加納,這是在表達很強烈的喜歡之情。此前,在中加友好醫院,當得知我是中國醫療隊隊員后,一位護士學院的女老師也曾撫摸我的臉和額頭。我當時雖深感詫異,但出於禮貌沒有閃避拒絕。事后問一位當地女醫生,她聽完掩嘴笑著說:“她喜歡你!”天真無邪的學前兒童,教書育人的護士學院老師,對我這個完全陌生的中國人如此表達喜愛之情,留給我的隻有深深的感動。
沒有無緣無故的喜歡,這種感情是建立在各批次醫療隊出色工作基礎上的,正如阿杰曼-馬努部長所稱贊的:“每一批中國醫療隊都表現出了高度的敬業精神和極高的專業水准。”目前為止,中國援加納醫療隊已在加納開展了209例“光明行”白內障手術﹔建立了中加西非心臟中心,首次在加納引進心血管介入治療,已開展42例“愛心行”心血管病手術,並著力培養加納心血管專業人才﹔大力推進中加婦幼保健領域的合作,並已形成長效機制。醫療隊兢兢業業、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中加友好醫院領導同事和加納衛生部官員的高度好評。中加友好醫院院長朱莉安娜·阿梅說:“中國醫療隊的工作非常棒。自從醫療隊來后,我們醫院的門診量、住院率和診療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中加友好醫院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有了極大下降。
在第七批醫療隊醫療物資設備捐贈儀式上,加納衛生部傳統醫學司司長安娜斯塔莎·倫奇感慨:“這些年,我目睹了加中兩國友誼不斷深入。中國政府為加納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怎麼強調都不為過。”眾所周知,中國和非洲是合作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非合作旨在通過發展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來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當今國際風雲日趨復雜,中非合作戰略意義尤為突出。中非合作的基礎在於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的基礎條件,心通則一切通,心疑則一切阻。當真正地在非洲一線工作,特別是從事醫療工作,我對此感觸良多。醫療援非對促進中非民心相通具有其他援助項目所無法具備的優勢。內涵上,醫療援非直接關乎民眾的健康與生命,自然最受關注。方式上,治病救人、健康宣教等近距離面對面接觸交流,更能滋潤心田,潤物細無聲。
《光明日報》( 2018年09月02日 08版)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