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許可直播女乘客牟利,豈有此理

高揚

2018年08月30日08:22  來源:檢察日報
 
原標題:未經許可直播女乘客牟利,豈有此理

  日前,有自稱“嘀嗒順風車”的車主在虎牙平台上直播接單過程,被直播對象多為女乘客,而她們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被“圍觀”,更不知道直播間裡滿屏都是針對她們的污言穢語。對此,虎牙平台表示,涉事主播目前已被平台下線。嘀嗒出行則表示,已注意到相關直播內容,但仍未查到直播者的身份(8月29日《北京青年報》)。

  直播時代,不少人喜歡在網上“拋頭露面”,在宣傳自己的同時也能賺上一桶金。作為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和營利模式,直播本身並無對錯。但是,直播並非毫無界限,直播內容本身及獲得渠道不能突破法律規定。

  身為一名順風車司機,若車輛的使用僅以其個人出行為目的,對於車輛行駛過程中車內狀況及其駕駛過程,司機當然有權上網直播,與他人分享。而一旦車上載有其他乘客,尤其是以營利為目的載有乘客時,對於車內狀況及乘客在車內的一舉一動,就不再是司機個人的事了。此時,司機若毫不顧及乘客意願,一廂情願地直播包含乘客影像的接單過程,供他人品評,則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權益。

  首先,未經乘客許可私開直播,侵犯了乘客的隱私權。對於乘客而言,其所處車輛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公共場所,而是具有相對私密性的空間,乘客對於自己的位置、所處場所及其在乘車過程中的一言一行,這些都屬於法律規定的隱私權范疇,有未經其許可不被他人知悉的權利。

  其次,根據民法總則規定,公民具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報道指出,在接單前,司機就通過分享待接單乘客頭像的方式在直播平台與觀眾進行討論,結合報道中指出的司機通過直播牟利的事實,此時就已經構成了對他人肖像權的侵害。至於直播接單過程中乘客的行為舉止,則是對他人肖像權更嚴重的侵害。

  再次,直播的畫面導致圍觀者用各種污言穢語對乘客進行攻擊,侵害了乘客的名譽權。對於這種平白無故、毫無緣由的言語攻擊,乘客何辜?

  當然,對於司機的直播行為,若是得到乘客同意,則可能排除其行為違法性。在乘客知曉的情況下,“攝像頭”這雙眼睛在某些情況下或許還可成為解決司機和乘客之間糾紛的証據。但若乘客對此毫不知情,直播者可能因此面臨行政處罰和民事責任,情節嚴重的,還可能面臨刑事處罰。

  借此事,有必要提醒的是,從直播畫面的角度看,搭乘他人車輛的女乘客應當有防范意識,比如選擇坐在司機正后方,避免因個人坐姿、著裝不慎導致的權益受損。

  當下,在一定層面上,網約車行業規范有待完善。為保障乘客權益,平台應該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規范司機言行,對於侵害乘客合法權益的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對於違法違規嚴重的司機給予“禁止載客”處理等。就整個出租行業而言,針對近期發生的多起侵害乘客合法權益乃至威脅乘客人身安全事件,是否有必要出台相應的行業規范,相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

(責編:王夢媛(實習生)、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