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全國醫師迎來職業生涯中首個專屬節日——“中國醫師節”。獎勵先進醫師典型、推動各項惠醫舉措落地落實……一系列措施不僅為“白衣天使”帶來獲得感,更凸顯了營造尊醫重衛氛圍的重要性。
中國醫師迎首個專屬節日
2017年11月,國院批復,同意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
在首個“中國醫師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習近平稱,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體現了黨中央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視,對廣大醫務人員優秀業績的充分肯定。他指出,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都要關心愛護醫務人員,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醫師節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之后,國家設立的第四個行業性節日。它的設立也意味著,醫療行業同時擁有兩個行業性節日。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衛生人員總數達1174.9萬,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98.8萬,執業(助理)醫師339萬。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44人。不過這一群體此前一直沒有一個自己的專屬節日。
其實,設立醫師節的呼聲在醫學界一直很高。中國醫師協會自2011年起,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醫師協會醫師節。如今,這一節日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中國醫師節”該怎麼慶祝?
首個“中國醫師節”到來,醫生們究竟應該怎麼過?
今年7月,國家衛健委下發通知,提出了具體措施。這其中包括四方面主要內容:一是表揚獎勵先進醫師典型﹔二是推動各項惠醫舉措落地落實﹔三是大力宣傳弘揚崇高精神﹔四是努力營造尊醫重衛良好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在惠醫舉措方面,國家衛健委在通知中提出,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深入醫療一線調研了解醫務人員工作生活狀況,想方設法在工作環境、薪酬待遇、專業發展、人文關懷等方面為醫務人員創造更好的條件。
對於鄉村醫生、離退休老醫生、有生活困難的醫生、援疆援藏和援外醫務人員及其家屬,要定期走訪慰問。
醫師們還面臨哪些職業困擾?
“中國醫師節”的設立引發關注,和國內醫師的執業環境與現狀密不可分。近年來,醫生過勞死、醫患沖突頻發……一系列醫療行業的“痛點”,使醫生執業環境備受關注。
媒體公開報道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全科醫生缺口達到50萬、兒科醫生數量缺口約20萬、麻醉醫生缺口達30萬……加之分級診療體系尚待完善,使很多醫生長期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
2018年1月,中國醫師協會發布了《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這份涵蓋了超過14萬份問卷的調查顯示,工作強度大、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正成為中國醫師面臨的職業困擾。
數據顯示,在醫療糾紛方面,62%的醫師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醫療糾紛﹔在傷醫問題上, 66%的醫師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醫患沖突,絕大多數為偶爾的語言暴力(51%)。
從工作強度看,中國三級醫院醫師平均每周工作51.05小時,二級醫院為51.13小時,大大超過每周40小時的標准工作時間。同時,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假,甚至還有4.4%“不知道自己有年假”。
從收入看,上述白皮書披露了中國醫師的平均收入,男性年平均工資是78702.83元,女性年平均工資是73294.47元。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7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已經達到74318元。
國家多措並舉保障醫師權益
雖然國內醫務人員面對諸多職業困境,但是近年來國家也密集出台多重舉措,維護醫生的基本權益以及職業尊嚴。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就已經正式將“醫鬧”入刑,致使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情節,首要分子最高可以判刑7年。2016年7月起,全國開展了為期1年的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在人才培養和財政投入方面,2014年,中國正式啟動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建設。目前,中國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40萬人,多渠道加快培養全科、兒科、精神科等緊缺人才。
2011年至2015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約60億元,支持各地開展全科醫生培養培訓、基層衛生人員培訓、臨床急需緊缺人才培訓、公共衛生機構專業人員培訓、衛生管理人員培訓以及縣級骨干醫師培訓等項目。
在薪資福利方面,2016年11月出台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於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就提出,地方可結合實際,按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佔業務支出的比例。
近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下發《意見》,強調要穩步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此外,《意見》還強調,要合理安排醫務人員休息休假。(記者 張尼)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